丁建生,1954年11月出生,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省“泰山學者”崗位特聘專家。現任煙臺萬華合成革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煙臺萬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國家聚氨酯工程技術中心主任。丁建生帶領出一支由21名海內外博士、100余名碩士組成的團隊,被省政府授予“優秀創新團隊”,記集體一等功。

“真正有市場潛力的高新技術是不可能引進來的,技術創新能力也不是可能花錢就能買到。”站在南郊賓館俱樂部的會議廳里,剛剛捧得省科技最高獎的丁建生難掩內心激動。“沒有科技的發展和創新,不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中國的民族企業就不會真正走上科學發展的道路。”
MDI,對于很多人來說是個陌生的名字,但它卻是生產汽車、冰箱、手提包等產品的關鍵材料,也是生產聚氨酯最重要的原料。就是MDI,讓丁建生為之奮斗數十載。“上世紀80年代,我們從日本引進一套生產合成革裝置,生產合成革需要生產聚氨酯,國內企業還不能生產聚氨酯,更不能生產MDI;而配套引進的MDI生產裝置比較落后,產能還不到一萬噸。”前后花了近5年時間,丁建生依然無法引進MDI的核心技術。某家MDI跨國公司的總經理告訴丁建生,如果賣出這個技術,公司就會像快要下山的太陽一樣。這番話讓丁建生一輩子刻骨銘心,他意識到,自主創新可能不是靈丹妙藥,卻是化工企業生存的DNA。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丁建生帶領MDI研究開發和創新團隊進行了長期艱苦的探索和研發工作。他在國內率先建立起MDI工藝過程計算機模擬和MDI核心化學反應計算機數學模型,開發出了國內首套MDI制造工藝技術軟件包,并成功應用于1.5萬噸MDI裝置改造。隨后,丁建生主持國家重點產業技術開發項目,解決了縮合反應、光氣化反應和分離精制三大核心技術難題,使我國成為繼德、美、英、日之后全球第五個擁有MDI制造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通過集成創新,丁建生成功開發出連續縮合反應、連續多胺光氣化反應、粗MDI連續分離精制三大關鍵技術,并成功應用于工業化生產,實現了我國MDI制造的全連續化,使我國MDI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為了使民族MDI產業具備國際競爭力,丁建生成功研發出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一系列MDI制造核心關鍵技術,并在國際上首創MDI含胺廢鹽水循環利用清潔生產技術,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世界級規模MDI生產技術的國家。
談及今后萬華的競爭優勢,丁建生又一次談到創新。“我們開發的環保型涂料、建筑節能材料,還有正在研發的秸稈板材,都是具有廣闊前景的項目。過去的成功靠創新,今后的發展還要靠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