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奧運會上,菲爾普斯穿著聚氨酯泳衣以驕人成績奪得個人冠軍,但不久國際游泳聯合會下令將從2010年起禁止游泳選手穿著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聚氨酯泳衣進行比賽。曾經慧聰化工網小編認為聚氨酯行業將受到影響,但似乎政策的頒布并沒有擊垮聚氨酯行業。無論是哥本哈根會議還是在上海國際聚氨酯展覽會上,國內外專家紛紛指出,聚氨酯行業是朝陽產業,拉動環保行業迅速發展。首先,聚氨酯應用范圍極廣;其次,屬于較新的化工材料,不是市場上的被替代者而是替代者。國內市場里冰箱和汽車是目前聚氨酯下游需求的主要來源,再次,化工行業復蘇的原因之一,聚氨酯產業好轉。
接下來為您探索聚氨酯原料產能情況
據陶氏化學公司公布的數據,在20世紀70年代,全球聚氨酯年產量總計只有110萬噸,而去年已超過了900萬噸,增長了約9倍。在我國,近10年的增長速度也大大高于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2000年我國各種聚氨酯產品的年產量已近100萬噸,比1997年的60多萬噸增長了約50%。隨著21世紀世界經濟日新月異的變化,當前國際聚氨酯工業也出現了許多新的特征。
生產規模化趨勢明顯在生產上,聚氨酯工業和大多數化工產業一樣,集約化和規模化的趨勢日益明顯。隨著聚氨酯生產技術越來越成熟,產品越來越大眾化及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生產商們發現,為了保持一定的盈利水平,必須擁有一定的規模效益。于是,新企業規模越來越大,產能也迅速提高。聚氨酯的主要原料MDI(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和TDI(甲苯二異氰酸酯),近年來在世界各地新建或擬建項目的設計能力均在15萬噸/年以上,而10年前世界級工廠的產能還不到這些新項目的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聚氨酯工業的基本原料——異氰酸酯和多元醇與大多數其他化工產品的生產有一個較大的區別,那就是存在著技術壁壘。尤其是異氰酸酯生產的關鍵技術壟斷在巴斯夫、亨斯邁、拜耳等少數幾家大型跨國公司手中,而這些公司又通過收購、兼并、控股等方式,建立起大型聚氨酯跨國壟斷公司,牢牢掌握著世界聚氨酯原料市場,使世界聚氨酯工業的集約化現象更加突出。

聚氨酯大型企業產能情況
而對于一些技術含量并不高的聚氨酯加工制品及發泡劑、密封劑等產品,商業化已非常成熟,不同生產商的產品往往可以互相替代,用戶所要求的服務也越來越少。在這種情況下,生產商為了占領市場不得不降低價格,較大的企業則通過擴大產能、實現規模效益來降低成本,中小型企業則不得不通過整合提高其市場競爭力。經過近幾年的重組改造,世界聚氨酯生產的集中度已越來越高。
新技術開發注重環保作為一個年均增長率長期高于全球經濟增長率的產業,聚氨酯工業迅猛發展的勢頭有賴于其技術的快速發展及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隨著聚氨酯產品大眾化趨勢的加劇,開發新產品、拓展新用途對聚氨酯工業能否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變得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