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膠出現“倒價差”
理財周報記者看到,滬膠1007合約價格明顯低于1005合約,而1011合約價格則低于1009合約。天膠1009主力合約顯得越發弱勢,上周四比1005合約多跌365個點,甚至有做空1005合約的投資者大呼應該空做1009,可以多賺300多點。
對此現象,海通期貨分析師毛建平認為,“倒價差”說明遠期合約做多的動能較弱,“往年國內4月份新膠就會開始收割,但云南農墾可能提早割膠,所以對遠月橡膠價格反彈造成一定的壓制”。
在2010年伊始,毛建平就告訴記者,國家收緊流動性,則大宗商品大漲的幾率就會變得非常小。
而記者翻閱歷史資料發現,三月份并不是天膠的“幸運月”,1996年到2009年,橡膠在14年中10年跌4年漲,其中上漲的年份漲幅在4.07%—11.29%之間,跌幅則在1.9%—16.67%。并且,3月份天膠上漲的4年中,有三年是在行情的底部開始上升,而現在的天膠價格,則處于歷史上相對較高的位置。
“兩會是行情策劃期,但是不會改變天膠上漲或是下跌的大趨勢。”毛建平說,“后市由于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羅杰斯等大師們提前布‘空’,央行緊縮貨幣的延續,都可能對商品形成較大的壓力,商品大漲基礎不復存在。”
央行繼續發行央票、美國考慮征收人民幣反補貼稅、美聯儲高層稱超利率水平不可持續等多重消息,讓市場對央行“兩會”后加息的擔憂升溫,對人民幣升值預期也開始增強。天然橡膠自身基本面利多在市場流動性收緊的舉措面前,已經顯現明顯的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