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國內輪胎企業進入兩難格局:一邊是價格連創新高、卻不得不大量搶購的重要生產原料天然橡膠,一邊是產能過剩引起的競爭日益激烈。多家輪胎企業已經陸續進入年內第二輪提價期,但只能部分消化成本上漲壓力。固鉑輪胎亞太區總裁曹克昌提醒,輪胎行業需警惕天然橡膠上漲帶來的巨大風險,如需求無法持續增長,國內輪胎企業將于今年5月或10月進入利潤率低谷。
連續干旱導致國際橡膠價格連創新高。近日,曹克昌表示,“天然橡膠現貨價格已經超過3300美元/噸,創下歷史新高。今年1月至4月,天然橡膠現貨價格漲幅超過45%。”天然橡膠是輪胎重要生產原料,約占輪胎50%的生產成本。盡管天然橡膠價格已經相當瘋狂,國內輪胎生產企業仍不得不高位搶貨,以趕上5月旺季。
為應對成本上漲帶來的經營壓力,國內輪胎企業已經掀起了年內的第二波漲價潮。據了解,國產小轎車輪胎普遍上漲3%至8%,工業用輪胎漲幅超過10%。住友橡膠(常熟)有限公司對外宣布,其旗下的鄧祿普輪胎將于5月1日起漲價5%。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秘書長蔡為民表示,“天然橡膠等重要原材料價格回到歷史高位。盡管不少企業上調了輪胎出廠價,但遠遠追不上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速度。”
以曹克昌為代表的輪胎企業高層則憂心忡忡,密切留意今年5月、10月。曹克昌說,“今年5月或10月,國內輪胎企業可能進入冰凍期。”其理由有二。第一,歷年3月至5月、10月為輪胎需求旺季,輪胎企業有提價能力。但夏季或10月后通常為輪胎需求淡季,尤其是10月后,中國北方采礦將停工或減產,相關車輛的輪胎用量將大減。提價將進一步削弱需求,故企業只能咬緊牙關、自行承擔成本上漲的壓力。第二,天膠價格一旦大跌,將導致一些囤膠的生產企業、經銷企業大幅虧損。不少輪胎企業為滿足旺季需求,開始大量購進天膠以求增產。如果需求正常,則無礙;如果天然橡膠價格下跌,企業只得迅速清理庫存,從而導致利潤率降至低點。一些實力較弱的輪胎企業可能會無法承受巨額虧損,瀕臨破產絕境。
據悉,不少輪胎企業正在密切留意市場動態,以降低搶購天然橡膠等原材料可能引發的負面影響。對于未來,曹克昌則較為樂觀,他認為“即使天然橡膠價格劇烈下跌,僅會陣痛2個月左右。其后如中國經濟向好,則輪胎業將重現2009年第二季度的盈利飆升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