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境保護部統一部署,5月中旬開始,全國各地全面啟動了重點行業企業環境風險及化學品檢查登記工作,其中福建、湖南、江蘇等省率先啟動登記工作,以摸清全國企業環境風險及化學品的“家底”。據了解,此次檢查登記工作計劃10月底結束,今年11月至明年2月進入數據分析匯總階段,明年8月底前完成驗收總結工作。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說,當前我國企業環境風險防范和化學品監管工作還存在薄弱環節,環保部門對企業環境風險和化學品狀況底數不清,監督管理仍處于事后、被動處置階段;重金屬等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污染事件時有發生,如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廣東北江鎘污染事件、遼寧渾河撫順段水質酚濃度超標事件、廣西紅水河天峨段水質污染事件、湖南湘江株洲和長沙段鎘污染事件、河南鞏義二電廠柴油泄漏污染黃河事件等。據統計,就全國而言,環境突發性污染事件仍處高發階段,平均每兩天就發生一起,且呈現上升態勢。該負責人指出,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障礙,并嚴重威脅著民生權益、財產權益和環境權益。
據福建省環保廳副廳長廖屹介紹,重點行業企業環境風險及化學品檢查,是繼全國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后國家作出的又一項具有現實意義的戰略部署。檢查的目的是掌握重點行業企業環境風險防范措施、應急處置及救援資源,周邊飲用水水源地等環境敏感區域,化學品生產、貯存的種類、數量等情況,建立重點行業企業環境風險和化學品檔案及數據庫,加強環境應急管理平臺建設,為研究制定環境風險源分級分類標準、建立環境風險源評估制度、實現環境風險源動態管理奠定數據基礎;為建立環境應急物資儲備信息庫,規范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編制,提高突發環境事件預防與應急準備能力提供基礎信息;同時,為逐步建立有效的環境風險防范管理機制和化學品監管政策措施,制定宏觀政策和科學決策提供輔助支持。
廖屹說:“檢查的重點是石油加工與煉焦業、化學原料與化學制品制造業、醫藥制造業等3大類10中類35小類的所有產業活動單位。初步估計,福建省約有近1600家企業被列為此次檢查的對象。”
福建省環保廳總工辦邊歸國高級工程師介紹,此次檢查工作分階段進行,5月到10月為培訓和檢查登記階段,11月至明年2月進行數據分析匯總,明年8月底前完成驗收總結。檢查登記工作內容主要包括:企業基本信息、企業化學物質情況、企業環境風險防范措施情況、應急救援措施及應急救援物資情況、企業周邊水和大氣環境狀況、環境保護目標情況等5大類。
邊歸國告訴記者,與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相比,此次檢查新增加了兩項內容,即: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新建已驗收的企業和2007年12月31日前投入試生產、試運行,事實排污累計不足30天的新建項目。檢查登記內容多,業務要求高,目前福建省環保廳和各地環保局都在陸續舉辦培訓班,對基層環保部門和企業相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以促進檢查登記工作順利進行。
據悉,環保部要求將此次檢查登記工作作為預防突發環境事件,加強企業環境風險和化學品監管的重要基礎工作。要專門抽調化學品管理和環境應急管理業務能力強、工作細致認真、責任心強的人員任檢查員,負責組織本轄區的檢查、網上填報、匯總、審核及檔案管理等工作,并保障檢查所需經費,確保檢查工作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