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DMTO-II工業化技術開發成功
繼世界首套萬噸級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技術成功開發后,由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和中石化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聯合開發、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DMTO-Ⅱ工業化技術取得重大突破。5月19日,這項工業化試驗技術在陜西省華縣通過72小時現場考核。專家組認為,各項數據達到預期指標,技術先進可行,建議盡快工業化推廣應用。
據技術開發承擔單位陜西煤化工技術工程中心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50噸/日DMTO-Ⅱ技術工業化試驗采用工業化生產的催化劑,于4月30日開始甲醇進料,5月4日甲醇反應副產物循環轉化單元投料,5月12日單程轉化率以及乙烯和丙烯選擇性達到預期指標。經過數百小時連續穩定運行后,5月16~19日進行了72小時現場考核與標定,結果表明,甲醇轉化率接近100%。與DMTO技術相比,乙烯和丙烯選擇性、甲醇單耗及催化劑消耗等各項技術指標均有較大幅度改進,標志著新一代技術開發取得了新的突破。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委托的專家組通過現場考核,認為各項技術指標先進可靠,是在DMTO技術基礎上的進一步創新,也是我國煤制烯烴技術再次取得的重大進展,對發揮煤炭資源優勢,發展我國甲醇制烯烴新型煤化工產業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據專家介紹,低碳烯烴是重要的基本有機化工原料,以甲醇為原料生產低碳烯烴的技術,是發展新型煤化工產業的必由之路。不僅能減輕和緩解對石油的需求和依賴,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也為我國實施石油替代戰略提供了一條切實可行的新技術途徑。專家考核認為,新一代DMTO-Ⅱ工業化技術各項數據達到了預期指標,應當加快產業化步伐。
據了解,2006年8月,世界首套萬噸級甲醇制低碳烯烴(DMTO)工業化技術喜獲成功,在北京通過了國家技術成果鑒定。2007年該技術轉讓神華包頭煤化工有限公司正式工業化應用。目前,該項目即將建成,計劃年內投料試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