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寶林:中國在石油定價權上要增大自己的聲音
2010-5-31 來源:新浪財經
關鍵詞: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 邱寶林 石油定價
現在社會上對國有企業、對于有行政性壟斷之嫌的央企有了各種各樣的評價和看法,我們講叫日趨復雜化。打個比方就像西方的少數媒體和一些公眾誤解誤讀中國一樣,現在一些公眾和媒體也有一些誤解誤讀央企,對于央企的一些情況認知,一些媒體和社會公眾的輿論和央企的實際情況有一個大的差異,與央企內部對自身的認知也有一定的差異,我感覺這是一種危險的傾向。因為這個差異形成了一個非常大的認識斷層,甚至形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那么這種鴻溝和差異不盡快彌合,必然會對下一步社會以及企業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這種認識斷層應該要盡快地彌合,比如說對石油行業的體制來說,現在世界范圍內有能源行業提高產業集中度的傾向,以此來應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我們一些輿論要求要進一步分散化。客觀地說,也許現在的體制不是最完美的,但是它也是歷史長期形成的,是符合中國發展客觀實際的。
石油行業的發展絕對不能出現像今天鐵礦石這樣的局面,我們擁有著世界最大的鐵礦石的需求量,卻在鐵礦石價格上沒有一點發言權。也不能出現像煤炭今天這樣的局面,如果說石油石化行業過于分散化,打個不恰當的比喻,今天的煤炭也許就是明天的石油。所以我們要透過表象來看本質,要立足全球來看中國的行業發展。
今年一月份我到伊拉克的油田現場,5層防護,挖的壕溝,架著鐵絲網,營地很大5平方公里,為什么那么大呢?火箭彈打過來不容易打中目標,工人出去巡井要坐著防彈車,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石油工人堅持工作。在巴格達簽約的時候都穿著20多公斤的防彈衣,戴著10斤重的頭盔,都戴不動。巴格達的街頭到處是掩體、機槍、士兵,人和車很少,就像SARS城下的北京和上海一樣。在這樣的情況下,中石油的高層領導三次進入伊拉克,為什么?因為未來石油市場的增量主要就在伊拉克,很多國家的石油產量都已經達到飽和狀態了。那么我們中國不斷增長的石油需求必然要在這種全球最大的增量市場中參與進去,有話語權,有影響力。我們要為世界石油市場的增加供應做出中國石油企業應做的工作,所以說這就是國企的社會責任感。
剛才我講的這些都是個人的意見,不代表石油石化官方,我只是跟在座的各位嘉賓和媒體朋友們一起交流一下,不需要報道,如果大家有報道的想法,我們會后再深入交流溝通。也歡迎各位媒體朋友和各位嘉賓到我們石油石化現場采訪調研,我們也希望通過媒體向社會公眾介紹一個全面、客觀的中國石油石化企業,一個真實、負責任的石油石化企業,一個埋頭苦干、默默奉獻的中國石油石化企業。
最后,我想上海期貨交易所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交流平臺,這個平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必然在石油定價、在影響整個世界石油市場上將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祝我們上海期貨交易所、祝我們的這個論壇越辦越好,謝謝大家!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