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燃油現貨:外弱內強 燃油現貨震蕩上行
2.1 亞洲燃料油市場
國際原油市場月初價格創新高的同時,亞洲燃料油市場雖然跟進,但是幅度與速度上都有明顯滯后性,而自下旬以來,原油市場接連傳出高盛遭欺詐指控、歐洲航班停飛等利空消息,油價連日下調,下跌過程中亞洲燃油僅僅跟隨跌勢。其主要原因主要是新加坡高硫燃料油供應過剩,促使價格受壓。據統計,預計超過420萬噸的來自西半球的燃料油將在4月運抵新加坡,而3月從蘇伊士以西港口運抵的數量估計達到370-400萬噸,大量船貨延至4月。而大多數貿易商任務,大量4月供應量將流到下月集中釋放。截止21日,新加坡重質餾分油連續第三周創紀錄新高,達到2573萬桶(396萬噸),庫存上升,新加坡本地進口量持穩,而出口量減少。
2.2 國內燃料油市場
三月末四月初,成品油市場調價的消息越演越烈,加上國際油價不斷創下新高的利好推動下,燃料油貿易商對于后市的心態十分樂觀,不斷乘機推高燃油價格,探視下游接受能力。4月14日,發改委兌現成品油調價,上調汽柴油最高零售價320元/噸,并且市場預期仍然看好,地煉常減壓開工率持續回升,刺激燃料油需求回升。在調價之前,燃料油市場已經做出明顯反應,黃埔混調180CST過駁價估計從4640元/噸上升至4720元/噸,上漲80元每噸。燃油市場成本高企與資源偏緊也支撐整個市場價格,調漲之后幾乎無回落現象,持穩為主。
從華南一級燃料油褲庫存情況來看,庫存持續減少,燃料油復出口數量大增。根據數據統計,4月18日-23日當周,燃料油出庫數量為9萬噸,為上一周的3倍。其中5.6萬噸為保稅復出口,相比上一周暴增近6倍,全部出自泰山小虎島油庫,出口商為中石化香港,因香港部分船東本周提貨速度加快;2.67萬噸為來自期貨市場的交割油,出自中油湛江油庫和泰山小虎島油庫,主要流向內貿船供市場和部分工業鍋爐用戶;剩下0.7-0.8 萬噸為國產調和燃料油,出自東莞地區油庫,主要流向工業鍋爐用戶。
據統計,一季度,全國原油產量4819萬噸,同比增長4.6%,去年同期為下降1.6%。進口原油5668萬噸(海關統計),增長39%,去年同期為下降10.2%。原油加工量10030萬噸,增長21.6%,去年同期為下降4.5%。其中,汽油產量增長7.7%,增速同比加快0.2個百分點;柴油產量增長22.1%,去年同期為下降7.1%。
根據三地原油的變化率來看,臨近4%,而發改委最近一次的調價在4月14日,市場人士分析,下次調價時間點在5月中旬左右,更進一步提振燃油市場后市上漲信心。
【圖表3:2009-2010年燃油現貨走勢圖】
圖為2009-2010年燃油現貨走勢圖。(圖片來源:瑞達期貨)
3.燃油期貨:滬燃高位抗衡
上期所滬燃合約四月高位抗衡,月中出現的跳空缺口隨有基本面的支撐,基本回補,但是始終未能突破4780的阻力位。在各均線聚集并且持倉量成交量持續減少的弱勢整理下,4月沖高回落,中下旬呈現技術性回調,并且將重心移向1007合約。根據前期突破點4600與壓力位4780做黃金分割,1006合約向下調整三分之一位置,MACD呈現端口向下張開。
【圖表4:滬燃主力合約近期走勢圖】
圖為滬燃主力合約近期走勢圖。(圖片來源:瑞達期貨)
二、后市展望
從中長期開看,國際原油即將迎接夏季汽油需求高峰,并且夏季多颶風天氣,對于油價都會產生利好推動作用,整體震蕩上行的格局未變。但是從時間段上來講,近期突發事件頻出、高盛、希臘的求助等問題都未能解決,持續壓制市場進一步拉漲。在整體市場經濟數據時好時壞、原油供需狀況并沒有出現實質性的轉變之前,過度拉漲只會增加投資者對于高價的恐慌心理,推積泡沫。因此,油價隨易漲難跌,但技術性調整也存在必要性,放緩漲勢。
從基本面市場來看,整體量緊高價持穩。目前煉廠方面開工率偏低,燃料油資源供應緊缺,加上進口資源稀少,大部分以復出口為主,另外一部分交上期所交割,實質性在現貨市場中流動資源偏少,支撐貿易商高價持貨惜售的心理。從需求上來講,自3月份以來,整體表現略有恢復,加上夏季逐步來臨,電力方面,鍋爐用方面都有所提升,船用油市場持續表現穩定。燃料油資源供應偏緊的局面將延續,整體抗跌性加強。
從技術圖表上來看,滬燃1007合約,黃金分割線在4700點附近有較強支撐,五月初市場進一步下跌空間有限,加上五一節氣影響,整體將會在4700-4750區間內做出有效盤整,后期跟隨原油走勢變動,不排除夏季來臨,上探4900點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