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超市商場用量減半 憂:農貿市場卷土重來
6月3日,國家發改委對外發布消息稱:到今年6月1日,“限塑令”實施已整整兩年。為進一步推動“限塑”工作,鞏固“限塑”成果,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四部門已于日前聯合下發了《關于組織對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工作進行自查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對貫徹落實“限塑令”情況進行自查,重點是有無違規生產、銷售超薄塑料購物袋的情況,有無無償或變相無償提供塑料購物袋的情況,要求各地對違反規定的生產、銷售企業和商品零售場所依法予以堅決查處和曝光。
我國實施限制生產銷售塑料購物袋兩年來,人們的環保觀念和身邊的生活環境正悄然發生著變化,購物超市可以說是一個最直觀的窗口。
“不要塑料袋!6月3日,記者在北京家樂福方圓店看到,購物結賬的陳小姐拿出隨身攜帶的購物袋對收銀員說,F在,像陳小姐這樣去超市自帶購物袋的人越來越多,幾乎占到一半以上。據對北京最大的垃圾分選站調查顯示,混入生活垃圾的塑料袋為“限塑令”實施前的一半。而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更是為消費者提供了一本明明白白的經濟賬:僅在“限塑令”實施第一年,我國商場和超市塑料購物袋使用量就減少了75%左右,每年大約可減少塑料消耗27萬噸以上,相當于節約石油160萬噸。
但現在,在農貿市場卻是另一番景象,“限塑令”的威力正逐漸減弱。國家發改委也稱:在集貿市場、小商品市場等仍然存在大量超薄塑料購物袋銷售使用以及合格塑料購物袋無償提供的情況。在記者隨機調查的5個農貿市場中,有4個市場的商販“主動自覺”地將記者購買的東西放進塑料袋遞過來,塑料袋還是免費的。在另一家市場,卻需要記者討要,“不能隨便給,市場要罰錢的!北M管這樣說,商販環顧四周見無人注意,還是遞了一個紅色的超薄塑料袋給記者。
根據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和北京凱發環保技術咨詢中心近兩年的調查報告,農貿批發市場“限塑”執行情況呈現逐年下降的明顯趨勢。
我國于2007年12月31日發布了《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明確規定: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在“限塑令”實施初期,由于塑料購物袋生產企業對“限塑”政策普遍存有觀望心態,加之樹脂原料價格持續走高的影響,全國6萬余家塑料袋生產企業中近2/3的企業處于停產狀態。然而,時至今日,尤其是今年以來,超薄塑料購物袋大有卷土重來之勢。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介紹,現在,全國農貿批發市場的超薄塑料袋使用量比例又回升到20%,并且都免費提供。
市場的回暖,使一大批小型塑料袋生產廠特別是“作坊式”企業迅速死灰復燃,這些企業仍主要集中在河北雄縣、遼寧營口地區、安徽桐城、廣東順德、佛山帶、浙江溫州、瑞安等地!皣乙蟛坏蒙a薄于0.015毫米的塑料袋,不得生產薄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但這些企業生產的塑料袋連0.015毫米都達不到,根本無法回收!倍皙{說。
塑料袋是一個技術含量不高的行業,“限塑令”實施后,超市、大型連鎖商場的塑料購物袋用量急劇下降,使生產企業在該領域競爭十分激烈,導致利潤很低,“目前北京的商場超市塑料購物袋有一半都是天正塑業生產的!币患疑a食品袋的企業的王姓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相當一部分正規企業都轉產(預包裝)食品袋了,市場需求量大,還需要QS認證,門檻兒高些,小作坊進不去,競爭相對較少。”
董金獅表示,如果不堵住農貿市場的管理漏洞,超薄塑料袋將很難被完全禁止,正規生產企業的生存環境將持續惡化。這需要政府部門加大對農貿市場的檢查力度,并盡快制定塑料袋回收再生的補貼政策,采取“誰生產、誰銷售、誰負責”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白色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