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專案徹查問題油
2010-6-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中石化 聚氨酯 精細化工
“在河南流入市場的90噸油不到我們全部銷量的百萬分之一,不到我們從外部采購量的十萬分之一,但就是這百萬分之一,讓中石化品牌遭受了重大的損失。”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下稱中石化)董事會秘書局主任黃文生在上海表示。
6月8日,中石化邀請全國主要媒體到上海,解釋近期在香港、海南和河南三地出現中石化“問題油”的原委,并帶領媒體記者們參觀了上海高橋石化和高橋油庫,了解中石化的質量控制流程。
三陷汽油門
今年1月初中國石化(香港)油站有限公司收到香港大埔、馬鞍山和元朗等專用加氣站主管反映,有的士在加氣后出現較難發動或慢速時“死火”情況。隨后,香港機電工程署介入調查。
中石化表示,香港“熄火”事件已于三月份查清,香港機電工程署委托獨立檢驗檢測機構SGS對車用石油氣進行全面檢測,并已召開發布會說明中石化的氣體質量沒有問題。
調查報告雖懷疑中石化有八次未按照氣庫工作程序進行“扽缸”運作(主要指沉降時間不足),可能導致油品中存在水分,“有機會”影響石油氣的質量。但是,在樣本的調查中未發現水分,也未發現直接可能導致死火的證據,但香港事件剛剛平息,三月下旬,部分車輛在使用中石化安陽分公司部分加油站93號乙醇汽油后,出現汽車抖動、燃料燃燒不完全、尾氣排放異常等現象。四月下旬,海口、文昌等地多輛汽車出現頻繁熄火、怠速不穩、提不起速等故障。
中石化銷售事業部副主任左興凱說,海南出現“問題油”的社會加油站從4月11號開始到4月底,沒有從中石化采購過一噸油;直至4月30號事發到5月3號,他們連續從中石化采購了四車油,并對媒體出示中石化的發票。左興凱認為,這是其在掩蓋自己的前期行為。“我們建議有關部門認真調查,相信這次事件跟中石化的內部管理沒有關系。”
但河南的事件卻暴露出中石化在質檢環節并不是無懈可擊。
中石化自查發現,3月下旬中石化安陽石油分公司從中石化系統外采購的505噸油品,在入庫質檢環節管理不善、把關不嚴、操作失誤,使該批存在質量問題的外購油品入庫,其中約90余噸流入市場,有關責任人在外采油品過程中涉嫌違規。
中石化已要求責任單位主要負責人向消費者道歉,并盡快給予消費者合理補償。目前,中石化安陽石油分公司經理、副經理及物流配送部副主任以及油庫主任共3人已被停職。
根據目前的調查,“問題油”外購自山東慶云中潤石化產品有限公司。中石化煉油事業部質量處處長張寶生告訴財新記者,這家供應商并非自己生產的供應商,這批油的來源到底是哪里,中石化已經成立了由多個部門參與的專案組進行調查。左興凱則透露,是不法油商借已列入采購清單的合格供應商的名義向中石化供油。
黃文升說,河南的事件讓我們很痛心。對于這件事如何發生,最終將出一份完整的調查報告。
高橋樣板
地處上海浦東新區的中石化高橋分公司(下稱高橋石化),是1981年7月由上海煉油廠、高橋化工廠等七個工廠和一個研究所合并而成,1983年7月劃歸剛剛成立的中石化。這里可以說是中國現代石化工業的搖籃——上海煉油廠是新中國第一座煉油廠,高橋化工廠則是中國第一座石油油化工廠。
目前,高橋石化煉油能力為1300萬噸/年,下設煉油、化工、聚氨酯、精細化工和熱電五個生產型事業部,共有76套生產裝置,其中就包括為服務世博會建立的國內僅有的兩套120萬噸/年的催化汽油吸附脫硫裝置(S-zorb)中的一個。
通過S-zorb,高橋石化將含硫量達到500ppm的國II標準汽油一下子提高到滬IV標準,含硫量不到50ppm。高橋石化煉油事業部總工程師林榮興說,實際上這里出廠的滬IV汽油含硫量只有二十到三十,如果再配合加氫裂化裝置,反應深度更深,含硫量可以只有零點幾ppm,完全符合世界上最為苛刻的歐V標準。
就在四天前,高橋石化生產的首批4500噸達到歐V標準的汽油從這里裝運,供應香港市場。
她說,目前在上海市場上流通的滬IV汽油在含硫低的同時,還降低了烯烴含量和苯含量,因此耐氧化性很好,對車非常有好處。而用加氫精制柴油和加氫裂化柴油調和而成的滬IV柴油硫含量只有普通柴油的四十分之一,是國III柴油的七分之一,且十六烷值比較高,燃燒比較完全。由于雜質非常少,它的儲存穩定性也非常好,不會像普通柴油那樣儲存一段時間就變成醬油一樣。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