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政策操作性更強
不少企業人士還表示,涂料行業需要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扶持。
黃志勇認為,上海對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布局的調整規劃,對企業來說是一道嚴峻課題,因此綠色轉型是公司未來的走向。他希望國家對涂料行業的綠色轉型給予政策支持,對不含甲醛、自潔型涂料的檢測強化監管職能。
李帆則表示,企業希望關乎成本的相關稅費政策能繼續對企業有所傾斜。據他介紹,在金融危機期間,為穩定企業員工薪酬待遇,廣州市政府曾一次性支持珠化集團130萬元。
“我們認為下半年的形勢更為向好,但希望國家能夠出臺一些操作性更強的政策推動建筑節能涂料的發展。”郭憲強說。他表示,節能涂料的隔熱節能效果很明顯,但要進入普通民用建筑還存在一定難度。因為目前國內民用建筑的節能功效是以熱值來計算的,節能涂料所達到的功效要換算成熱值缺少權威部門的計算公式。使用節能涂料后能夠貢獻百分之幾的節能效果,目前還沒有辦法實現量化。這已成為節能涂料推廣的瓶頸。如果國家能在政策層面把這個問題解決,節能涂料將會得到更大范圍的應用和推廣。
李松財則提出了三個希望。一是希望國家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為西部企業制定更多的優惠政策,如在引進高級人才、改善投資環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提供寬松的外部環境。二希望是對投資西部或已在當地生產環保節能型產品的企業適當給予政策傾斜,如減免稅收、簡化辦事程序。三是希望提高企業融資能力,特別是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推動中小企業通過上市獲得發展資金。
郭祥恩表示,希望政府能進一步提高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杜絕對民營企業在政府采購市場準入中的歧視現象。
行業協會:市場空間變大企業分化也變大
就在去年,我國涂料產量超過美國首次位居全球第一位。我國目前也是最大的涂料消費國。在涂料行業此前召開的一次高峰論壇上,有專家曾預計今年我國涂料總產量、工業總產值和利潤總額均可能實現兩位數增長。今年已經過半,目前行業仍然洋溢著較為樂觀的氣氛。
現狀走出危機影響出現兩大變化
中國涂料工業協會秘書長岳望坤這樣描述上半年涂料行業的形勢:行業化解了金融危機帶來的一系列巨大影響和不利因素,在危機中抓住了機遇,目前已從金融危機中走了出來。他告訴記者,據國家統計局對2600家涂料企業的統計數據,今年前5個月我國涂料產量達391.6萬噸,同比增長25.1%;產值806.59億元,同比增長32.3%。
據岳望坤介紹,從今年上半年對一些企業的調查情況看,與金融危機前相比行業的形勢發生了兩大變化:一是市場空間增大,二是利潤空間變小。隨著我國農村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工程的實施,風電、新能源、交通、物流、信息等產業的高速發展,以及家電下鄉、建材下鄉等國家扶持政策的實施,涂料行業的發展受到推動。
但是,應該注意的是,雖然今年行業的基本面向好,但利潤空間卻不如金融危機時的2009年。這是行業目前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原材料價格大起大落。由于涂料價格的調整有滯后性,不可能跟著原材料的價格進行頻繁調整。
任務調整產品結構扭轉過剩局面
盡管2009年涂料行業在產業升級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績,但行業在未來的發展中仍面臨諸多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是產能過剩。
岳望坤指出,涂料行業的產能過剩與其他行業有所不同。一方面,從規模來看,國內涂料產能是絕對過剩的,甚至是嚴重過剩的;另一方面,對于某個區域、某些產品來說,產能是相對過剩的,甚至可以說是不過剩的。
從企業分布結構分析,目前市場正向有品牌、有技術實力、有資本的企業集中。企業越好,集中度越高,發展的速度越快。而這些企業往往是大企業。這些企業需要擴產、擴能,還要在全國進行戰略布局,通過建新廠或兼并重組來實現。而對于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來說,市場在向品牌集中的過程中,它們的市場份額不增反降,生存越來越艱難,這些企業的產能是過剩的。
從產品結構分析,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如汽車涂料、船舶涂料、集裝箱涂料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所需的涂料,受到資本、網絡、技術等因素的制約,主要為國際大公司所壟斷或部分壟斷。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涂料,在我國甚至還是空白,還依賴進口。而相當一部分國內企業都在生產中低檔、技術含量低、資本需求較低的涂料產品,這個領域的競爭非常激烈。
岳望坤認為,結構調整不僅僅是產品的調整,還應該是對企業分布結構、區域分布結構的調整。未來一段時間內,行業整合、區域分布結構和企業結構的調整都將是行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