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別人沒做過的
位于浙江紹興袍江工業區的博覽家紡公司,從做浴簾、窗簾、臺布、床上用品起家,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成為一家集團公司。為向更高領域發展,拓展新的空間,實現公司的戰略轉型,集團成立了浙江博覽生態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并與臺灣和上海東華大學等單位的科技人員進行合作,在醫用保健紡織品和水產漁業紡織品方向,取得了突破。成功開發出具有保健功能的遠紅外改性織物,如內褲、內衣、襪子、毛巾等紡織品,推向市場后,獲得很好反響。
2010年3月,他們的產品獲得中國保健協會保健品達標證書。其中菲力昂遠紅外改性內褲獲“第三屆中國保健品公信力產品”稱號。對此他們并沒有停步,又把目光瞄向了湖泊,成功開發出可使水產養殖獲得增產、抗病、改善水體氧飽和度的功能性紡織品。
2009年,博覽科技公司的技術人員將生物光波技術引入紡織品中,使紡織品具有了神奇的功能。這種紡織品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人造水草”。別小看池塘里的這幾十片“人造水草”,它們可以起到凈化水體,提高微生物活力的功效。同時,它還釋放負氧離子和紅外線,大大改善動植物的生存環境,促進了蝦蟹的生長,提高了防病等級。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在浙江紹興、上虞和廣西等多家養殖戶的養殖基地進行了試用,實驗證明,投放“人造水草”的池塘,水質明顯改善,蝦蟹產量提高,效果非常明顯。這對促進當地水產品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產量成倍提高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人造水草”真的可以大幅提高養蝦產量,降低蝦的發病率,而且,蝦肉比一般蝦塘養殖的蝦口感要好嗎?帶著這些疑問,記者隨博覽生態紡織科技公司總經理丁海峰,一同前往紹興市郊區的一個水產養殖戶承包的蝦塘。
正趕上這家養殖戶為收購蝦的水產公司撈蝦、過秤和裝車。聽這家使用了博覽公司“人造水草”的養殖專業戶介紹,在三個月前,他們的一個蝦塘使用了博覽公司的“人造水草”,從打撈蝦的重量看,已經捕撈了400千克蝦,塘里還有350千克左右的蝦。據他估算,使用“人造水草”后,一畝蝦塘的產量可達750千克。據了解,當地一些養蝦戶,由于蝦苗、水溫、水質、疫情等原因,一畝蝦塘產量通常在200千克上下。丁總介紹說,他們在投放了“人造水草”與未投放“人造水草”的兩個水塘間做了對比,從目前看,投放“人造水草”的水塘,無論水質還是蝦的生長等情況都不錯,產生的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他說,自己公司的產品比美國同樣產品價格便宜1/3,而功效卻顯著提高,使用壽命延長。
水質的好壞對蝦蟹的養殖影響很大,改良水質用石灰消毒、投藥等化學辦法,對蝦的傷害和環境的破壞很大。現在使用生物方法,將徹底改善水產養殖的傳統方法。而且產量成倍提高,既有利于環保,帶來的經濟效益也非常可觀。據了解,博覽公司的這種產品,不但在水產養殖領域可大顯身手,而且,還可以用在城市污水、印染廢水處理等方面,擴大了紡織應用領域,應用前景十分廣闊。特別對一些非流動的所謂死水,這種產品可以使水質大為改善。對江河湖泊的污水,通過這項技術也有望得到徹底解決。
我國紡織印染行業是治污大戶之一,每年的廢水處理成本很高。博覽公司的“人造水草”采用物化與生化結合以生化為主的辦法,既固化了微生物,提高了生物處理效率,又節約了工程造價和污水處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