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發生在內蒙古與黑龍江交界處大興安嶺林區的雷擊火,來勢之猛、火點之多、涉及范圍之廣,為夏季雷擊火歷史所罕見。在持續高溫,久旱少雨,地形復雜,缺乏水源,給養困難,撲救工作極為艱苦的情況下,森林防火用指揮及野營帳篷、睡袋、安全防護服、防火鞋、防火手套、防火頭盔和防火面罩等產業用紡織品有效地保護了消防人員的人身安全同時加快滅了火進程。按用途進行分類,防護服可分為防毒、防靜電、防輻射等等多個類別。
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日益提高,世界范圍內安全防護服裝的總消耗量也呈逐年增長的趨勢。安全防護服是安全防護類紡織品的重要品種之一,是重要的個體防護裝備,每年有上億套的需求,并且還以年均2位數的速度遞增,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冶金、造船、消防、軍隊等領域以及有明火、散發火花、熔融金屬和有易燃物質的場所。
那么我國目前防護服的發展現狀如何,遇到突發時間的應急能力又怎樣?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記者帶著這些問題專訪了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秘書長,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陵申。
記者:目前國內外的防護服發展現狀如何?
李會長:在發達國家,由于科技進步、經濟發達,特別是政府對危險作業場所人員安全防護的重視,使安全防護服裝早已全部采用高新技術永久阻燃復合面料。這些新型安全防護服裝不僅作為特種軍服被大量使用,更被廣泛應用于各類宇航服、消防服、警用鎮暴服、賽車服、石油化工防火工作服和電工服等眾多行業的專業服裝。
在我國,近年來通過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我國的防火材料技術有了較大的提高,特別是在綠色、新型及高科技含量防火材料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防火材料的綜合性能有了較大的改善,但是與國外先進的防火材料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目前除消防服已經與國際接軌,采用芳綸面料外,其他行業的安全防護服裝基本上還是采用棉布或滌綸布阻燃處理面料為主,普遍存在著洗滌后阻燃性能快速下降、使用壽命短、耐溫低、舒適性差等缺陷。集耐久性、服用性等綜合性能于一體的高檔技術紡織品主要依賴進口,年進口量在5000萬平方米以上。
記者:隨著應用領域和功能要求的多樣化,防護服產品在技術和功能上將有什么樣的創新?
李會長:隨著消防員個人安全防護服裝產品標準要求的提高,各類安全防護服裝產品的性能也越來越高。比如消防員穿著的滅火防護服,就從原來采用后整理阻燃棉布,到目前普遍采用高新技術纖維面料;結構上從單層的結構,到發達國家采用的多層結構;功能上從原先單一的阻燃性能,到目前具有阻燃、隔熱、防水、透氣、抗靜電等多種功能。而耐高溫阻燃防護服是指采用芳綸等高新技術纖維加工而成的服裝,這類服裝具有永久防火隔熱功能,在高溫高濕等惡劣氣候條件下始終能保持足夠的強度和服用性能;遇火及高溫下不會產生融滴,面料尺寸穩定,不會強烈收縮或破裂;具有耐磨損、抗撕裂、重量輕和穿著舒適等綜合特性。
國際上防護服的發展趨勢是防護服外層具有永久阻燃防火性能,服裝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氣性能、良好的隔熱性能和防靜電性能,同時注重穿著的舒適性。另外,視不同的使用環境還要增加特殊防護性能的要求,焊接服要增加防熔融金屬滴沖擊的要求,消防服要增加抗輻射和防水性要求,石化和煤礦用防護服要增加抗靜電性要求。未來防護服將采用更多新型合成材料制成,集防火、防毒、防化為一體,向穿著舒適度發展,內部配有可連續工作的微氣候調節裝備,整體產品更加輕便、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