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塑料垃圾變快餐盒過程 加隨意增白劑
2010-8-11 來源:央視《消費主張》
關鍵詞:增白劑 塑料垃圾
董金獅告訴我們,這個沒有被油熔化的餐盒是用聚丙烯制造的,材料來源不同于發泡餐盒。
董金獅介紹,符合標準的一次性塑料餐盒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再回收利用價值高。即使是燃燒,最后剩下的灰也便于清理;而不符合標準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回收利用價值低不說,還會在最后燃燒過程中造成更多污染。
調查中,我們也產生了一些疑問,像這些一次性發泡餐盒,有的上面清楚地寫著“降解”字樣,那它們在回收后真的能“降解”嗎?
在深圳 “下坪填埋場”。我們看到,整個山谷里堆滿了垃圾,而一次性發泡餐盒成為了這里的主角。在這個填埋場我們隨意找了一下,很快就發現了“F28”產品和東莞茂盈的發泡餐盒。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董金獅:按照現在我們科學實驗方法測試,這樣的塑料埋在垃圾里面100年都不會分解。
董金獅告訴記者,國家當初制定政策,淘汰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并把它放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就是因為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嚴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但沒想到的是,直到現在,廣東地區依然在大量生產、使用這種落后產品。
董金獅提醒,這些標注為“降解”字樣的發泡餐盒其實都是在欺騙消費者。因為2009年12月1日起實施的《塑料一次性餐飲具通用技術要求》中明確規定,一次性餐具不能亂標“可降解”字樣,對可降解餐具的規定是——“生物降解率須達到60%以上”。但據他了解,能達到這個規定標準的產品,市場上太少太少了。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