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秘書長馬占峰
“不用這個,健康會受更大損害”
記者:請問中塑協為何力挺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馬占峰:發泡餐具是衛生產品,不用這個,人民群眾的健康反而會受到更大的損害。
記者:為什么這么說?馬占峰:如果不用的話,(群眾)就會用其他一次性餐具,而這些餐具很多都是有害的。
記者:國家早就有法規嚴禁生產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這意味著目前在產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生產企業是違法經營。
馬占峰:如果你非這樣說不可,我也不反對這種說法,但是既然國家有法令卻不能禁止,說明這個法令是有問題的,是需要修改的。
記者:如果這樣說的話,搶劫殺人等也是被法律禁止卻仍時有發生的行為,是不是相關法律也要改改呢?
馬占峰:這完全是兩碼事,搶劫殺人是危害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事情。
■記者手記
是誰在混淆視聽
曾經的鐵路白色污染罪魁禍首,如何搖身一變,成了“綠色產品”?已被淘汰十余年的落后產品,為何回光返照,試圖正大光明地重返市場?
在此問題上,兩大協會的秘書長互相指責——中塑協秘書長馬占峰指稱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的目的是給企業做咨詢顧問來收費,董金獅則稱,國家的相關禁令打擊了一大批給中塑協交了會費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生產企業,從而影響到中塑協的收益。
其實,在筆者看來,這些背后的利益問題都可以放在一邊,消費者最關心的是,目前市場上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到底合不合法,能不能用?是不是真的像馬占峰秘書長說的那樣,如果不用反而會影響身體健康?如果能用,合格率又有多少?
就在本月初,央視連續播出專題報道,揭露廣東大量企業使用進口廢塑料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參與者中不乏上市公司。不過馬占峰認為,這只是個別案例,不能打擊整個行業。可是,如果連上市公司都能這樣置百姓健康于不顧,在這個本就是違法存在的行業中,又有多少企業能讓我們相信呢?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是否需要撥亂反正?在此問題上,到底又是誰在混淆視聽?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審慎待之,盡快給出權威、經得起詰問的裁決。(記者胡笑紅)
■網友熱議
O(∩_∩)O:塑料加工工業協會不就是各個塑料加工廠家的民間聯合組織嘛,為了本協會各個會員的利益,什么話說不出來哦,呵呵。
siQQ:“只要采取正確的回收方法,我國生產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是符合循環經濟和環保方面要求的”——很多行業、很多事情都可以套用“只要……就是符合要求的”,但問題就是這個前提條件可能從來就沒有達到過,說了等于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