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企進軍內地:以求降低成本、供應本地市場
2010-8-3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塑料加工 模具
中國的出口導向型塑料加工企業,諸如精英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正在仿效規模較大的生產商,開始到內陸城市興建工廠,以規避沿海地區成本上漲的壓力,也為供應日益發展的中國本國市場建立基礎。
總部位于香港的精英投資公司在本月宣布,將投資1000萬美元在安徽合肥新建一座注塑、裝配和模具生產廠,該公司估計合肥的生產成本要比其在廣東和上海的工廠低10%-20%。
公司CEO楊悰杰在8月25日接受電話采訪時說:“我們的許多客戶都在遷移生產,而成本更低的內陸市場成為了他們新的關注焦點。”
他說,合肥新廠一方面將降低其供應傳統出口市場的成本,另一方面將助其更好地對日益重視中國市場的從事消費品及汽車生產的跨國公司做出響應。
Yeung說,此類企業需要既能幫助其降低產品成本以迎合中國消費者需求,同時又保持合格品質的供應商。
雖然中國國內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但楊悰杰說“中國日益龐大的中產階級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機會!
無獨有偶
香港大同機械有限公司在8月24日提交給香港證券交易所的呈報中說,該公司也計劃擴建其在合肥的塑料加工廠,并表示合肥已成為僅次于青島和順德的家電制造重鎮,多數家電制造商都在合肥建有工廠。
大同機械說,中國為農村地區購買家電提供補貼和推動城市化進程的政策給合肥工廠帶來了“可喜的增長”。該公司在合肥有400多名員工,大約40臺注塑機,分別80-2000噸不等,其中有11臺高于1000噸。
該公司此次在合肥擴張已經購置50畝土地,計劃建設一個3萬平方米的制造基地,包括生產、倉庫和員工宿舍。第一期工程已經在建。
此外,總部位于廣東廣州的英資塑料與金屬加工商CBL集團近日宣布計劃在湖北建廠,幫助其降低成本和在中國國內市場建立起銷售基礎。
一些規模大得多的中國生產商在近幾個月快速做出反應,把生產業務從沿海地區遷往內陸城市。舉例來說,臺灣富士康科技集團在河南鄭州的新廠在8月開始一階段生產,和其在廣東深圳的工廠一樣,也是為蘋果公司生產iPhone。
其他更加知名的家電品牌,如英特爾和惠普近期也紛紛在中國西部內陸建廠,分別生產電腦芯片和筆記本電腦。
楊悰杰說,富士康的舉動在很大程度上對精英投資控股公司這類較小的企業產生了影響,但他認為,在最近富士康宣布內陸建廠引起廣泛關注之前,向內陸遷移早已成為一種趨勢。
他說,到內陸生產大潮的第一階段從2008年就開始了,當時在中國新勞動法出臺后,一些勞動力密集型的工廠開始尋找更低廉的生產場所。
現在塑料加工行業正在步入楊悰杰所說的第二階段,在這一階段中,企業更重視的是尋找合適的內陸地點,以更好地打開中國國內市場
他說,類似合肥這樣的城市在公路和鐵路運輸上發展很快,是在中國國內理想的銷售基地。
雖然這類城市還比不上上海、深圳或廣州這樣發達的沿海城市,但楊悰杰說“當地的物流服務并不像想象中那么落后。”
精英投資控股公司在合肥生產的大部分產品將供應汽車和包裝市場,包括食品包裝。
楊悰杰說,占地23500平方米的合肥工廠將約有500名員工,配備30-40臺注塑機,最大鎖模力將達500噸左右。該廠定于2011年中期完工,同時也將從事模具生產。
雖然把注塑生產遷往合肥所節省的成本頗為有限,但楊悰杰預計說,在勞動力密集的裝配項目中最高將減少20%的成本。
他說,在合肥建廠還使其在上海和廣東工廠的一些員工獲益,這些員工都來自安徽省或周邊地區,他們更希望在離家人較近的地方工作。他說,這將使合肥工廠從一開始就擁有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員工團隊。
精英投資公司現約有2800名員工,在沿海工廠約配備了150臺注塑機。
楊悰杰說,新廠的建成還要求對公司的經營模式做出調整,之前該公司一直以出口市場為主。
他說,對成立于1988年的精英投資控股公司來說,為歐美等發達市場供應產品要求其不斷提升產品質量,以跟上國際標準。
他說,雖然質量仍是首要重點,但為中國大陸及其對價格更敏感的消費群體生產產品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楊悰杰說:“如果我們在[中國國內市場或其他亞洲國家]復制對歐美國家的那套做法,基本上是行不通的。”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