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大渔直播,国产av成人无码免费视频,男女同房做爰全过程高潮,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資訊 >> 化工 >> 行業動態 >> 正文
城市"化工炸彈"頻爆 環保部欲修正重化工格局
2010-9-16 來源:中國青年報
關鍵詞:重化工 原油泄漏 能源化工

    中國青年報9月16日報道  “十二五”期間,地方發展重化工行業的政績沖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逼近紅線的矛盾如何解決?環保部希望用“區域戰略環評”這張牌來嘗試。
    今天,在有至少7位院士組成的專家組的評估下,環保部通過了“五大區域重點產業發展戰略環境影響評價論證”。
    這意味著,今后,環渤海沿海地區、海峽西岸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沿海、成渝經濟區和黃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區等五大區域,在制定地方經濟發展規劃、審批新建的重化工項目時,首先要制定自己區域內的生態保護紅線指標,并根據區域內的資源承載能力,優化產業的布局,控制重化工產能的規模。
    五大區域涵蓋了15個省,經濟總量占全國的1/5。此次被納入戰略環評的行業,涉及石化、能源、冶金、裝備制造等10多個行業。如此大規模地進行區域環評在我國還是第一次。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說,近期一連串事故引發的重大環境問題,被媒體稱為城市發展中的“化工炸彈”。這些事故凸顯了重化工產業布局與生態環境之間存在的矛盾,有關部門確實應該出手,從決策、規劃的宏觀層面,解決重化工產業布局不合理、產能過剩帶來的環境風險。而這也是傳統單個項目環評發揮不了的作用。
    據介紹,五大區域戰略環評的編制歷時3年,參與協作的部門就有100多家,項目組幾乎與所有相關省區市的主要負責人的領導都進行過溝通。一些地方在編制當地的“十二五”規劃時,已經遵循了這份戰略環評報告提出的要求。

    逼近生態底線

    7月初,福建紫金礦業紫金山銅礦濕法廠發生廢水滲漏事故,汀江部分水域嚴重污染;緊接著,大連市輸油管線爆炸,并引發原油泄漏;十幾天后,洪水將吉林省永吉縣經濟開發區新亞強化工廠7000多個化學品原料桶沖入松花江中;就在當天上午,數千公里之外的南京市發生了化工廠管道爆炸。
    接踵而至的環境事件,使得專家和媒體都在討論,重化工行業在帶來GDP的同時,也成了懸在各地頭上的一把污染利劍,如何解決?
    而對那些參加“五大區域戰略環評”的專家來說,起步于3年前的調查,就已讓他們得出部分地區的重化工產業空間布局無序、數量超載的結論。
    比如,重化工產業已經呈現出明顯的臨江、臨河、臨海的“三臨”布局。一旦發生環境事件,直接威脅居民的飲水安全,以及江河湖海的生態安全。此外,“三臨”的布局加劇了水資源利用的強度,給近岸海域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2006年,原國家環?偩衷鴮Υ蠼蠛舆叺闹鼗て髽I進行過調查。結果是,全國7555個化工石化建設項目中,81%的項目布局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區等環境敏感區域,45%的項目為重大風險源。
    從產業發展的數量上可以看到,2001年~2007年,五大區域內煤炭產量增加了47%,此外,乙烯、電力、煉油等產業的發展也是呈幾何級的。
    環渤海沿海地區、海峽西岸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沿海、成渝經濟區和黃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區等五大區域內的重化工行業的產能,占了全國60%的份額。這些地區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功能保護區,專家調查認為,五大區域內的個別地區的開發強度已經突破或接近生態資源的承載底線。未來一二十年,我國還將持續高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脆弱的生態不可能再延續以往的無序和超載。

    還能承載多少重化工企業

    過去幾年發生的環境事件并沒有遏制地方企圖靠重化工拉動GDP的沖動。有專家根據各地公布的發展意愿算了一筆賬,如果把五大區域所覆蓋的省、市、縣各個層面擬發展的乙烯產能加在一起,到2020年,這些地區乙烯的產能將比2007年增加1000%,原油加工量要增加248%。雖然這可能不是一個精準的計算,但足以反映地方發展重化工產業的愿望。
    專家預測,未來一二十年,重化工產業將以數倍的規模擴張,而新增項目將會加重“三臨”的布局。比如,在渤海灣沿岸的15個城市中,有14個城市都把石化行業作為未來的支柱行業。專家擔心的是,未來地方經濟發展會形成對重化工產業的路徑依賴,因為重化工能帶來GDP的上升,越是這樣,地方越是有發展的沖動。
    現有的重化工行業已經接近生態環境的承載底線,而未來各地政府規劃表中的項目,又去哪里要資源呢?專家們設想了幾個場景,是毫無節制發展可能帶來的后果。這幾個場景分別是,重化工產業急劇擴張,臨海港口大規模建設,臨海大面積布局重化工,小水電遍地開花?梢灶A計的后果是,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脆弱性加劇,海岸帶生態功能大范圍喪失,近岸海域的污染加劇,河流生態功能退化。如果說,目前還只是個別地區生態承載力接近底線,那么不加限制地任由重化工行業發展將導致區域的生態環境底線受到強烈沖擊。
    在參與項目的專家看來,當務之急的是,需要在宏觀決策的層面選擇一些路徑,從源頭平衡地方經濟發展的沖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之間的矛盾。區域環評的作用,就是制定出各區域內的生態保護紅線指標,并根據區域內的資源承載能力,優化產業的布局,控制重化工產能的規模。
    此次,為什么選擇上述五大區域作為戰略環評的試點?環保部有關負責人解釋說,首先,這五大區域都是人口和產業的高密度地區,也是經濟快速發展的地區;其次,五個區域也是石化、冶金、能源等產業的主要分布區。從生態意義上,每個區域都有自己的特點,環保部希望每一生態區域都摸索一套適合的發展方式。
    環渤海沿海地區,近海的污染相對較重,但作為經濟增長的第三極,未來發展的步伐還將加快。這一區域的典型癥狀是,污染已經有所積累,但還有高速發展的規劃;海峽西岸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沿海生態環境較好,特別是北部灣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這一地區需要探索的是生態基礎較好地區的發展模式;成渝地區探索的沿江地區的發展模式;黃河中上游本來就是生態極其脆弱的地區,也是若干大江大河的源頭區域,這個區域的開發利用又該如何進行。

    區域規劃環評能否真正從源頭防范環境風險

    這部涉及五大區域的戰略環評確立的原則是,地方政府未來可以繼續發展重化工行業,但前提是,必須確保當地生態功能不降低、資源環境不超載、排放總量不突破和環境準入不降低。專家也把這些標準作為未來區域發出不能突破的4條紅線。
    專家們希望,這4條紅線構成的標準能促進地方政府在發展重化工產業的時候,要秉持優化國土開發空間格局,合理利用土地、岸線和水資源,逐步扭轉粗放的理念。
    近年來,項目環評審批已經成為環保部門手中最硬的一張牌,特別是限批的制度使得地方政府和企業都清楚地知道,以往的污染治理任務完不成,或者有重大環境違法行為,那么新項目上馬就過不了環評的關。這次史上規模最大的區域,戰略環評有多大的效力,能否真正影響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未來的規劃和決策?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說,他們希望這部區域戰略環評能影響正在醞釀中的“十二五”規劃,比如沿江、沿海、沿河的區域就不要再出現重化工行業遍地開花的局面。
    一個好的苗頭是,在制定這部區域環評時,不少省區市都是分管的副省長參與研究,所以,這個項目的不少思路已經被他們認可,所以在制定當地的規劃時,已經吸收了不少相關理念。
    另外,對環保部門來說,在未來項目的審批中,肯定得遵循規劃環保中確立的4條紅線。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
查看評論】【 】【打印】【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乡县| 凯里市| 郑州市| 历史| 蕲春县| 肥西县| 天全县| 罗定市| 内乡县| 石河子市| 天峻县| 江北区| 屏边| 柳林县| 静海县| 永兴县| 乐清市| 疏附县| 辽宁省| 沾益县| 三原县| 门源| 汪清县| 沈丘县| 龙里县| 镇原县| 凤山市| 深州市| 建平县| 龙口市| 南雄市| 全州县| 雷山县| 安化县| 北流市| 咸宁市| 安达市| 泽州县| 晋城| 永寿县| 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