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螨紡織品的出現使人類可以遠離螨蟲的危害,保衛我們的健康,防螨紡織品也日益走進人們的生活當中。而據了解,紡織品防螨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物理防螨,一種是化學防螨。化學防螨就是用防螨抑菌的整理劑對面料進行處理,而使面料具有防螨功能。那么,防螨劑的安全性如何呢?防螨劑在紡織品中如何應用,國家在這方面有無標準?記者采訪了北京潔爾爽高科技公司技術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王興福,請他為讀者解讀一下防螨劑的相關問題。
防螨劑的成份對人體有無害處,制成的織物水洗后防螨性能是否會減弱?
王興福:近幾年來,由于螨蟲引起的疾病被各種媒體廣泛報道,使得螨蟲危害日益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焦點。而冬天氣候非常干燥,特別是在北方,水分更是十分稀少,人們的皮膚就會長期處于缺水的狀態中,于是便有可能產生大量的皮脂、皮屑分泌物。而這些分泌物正好可以為螨蟲提供十分豐富的食物來源。
防螨抗菌整理是用防螨抗菌劑處理織物,從而獲得防螨、抗菌、防霉、除臭、保持紡織品清潔衛生的加工工藝。其目的不僅是為了保持織物清潔,更重要的是為了防止傳染疾病,保證人體的安全健康和穿著舒適,降低公共環境的交叉感染率,使織物獲得衛生保健的新功能。
防螨抗菌劑對人體的安全性可以從毒性實驗結果得到驗證。
(1)防螨抗菌整理劑經口急性毒性;根據急性毒性分級標準,防螨抗菌整理劑應用液實屬實際無毒物質。
(2)對皮膚刺激性:根據皮膚刺激強度分級標準,該抗菌整理劑應用液對皮膚屬無刺激物質。
(3)對眼睛刺激性:根據眼睛刺激強度分級標準,該防螨抗菌劑應用液對眼睛屬無刺激物質。
(4)微核實驗:依照GB7919-87實驗方法進行小鼠骨髓嗜多染紅細胞微核實驗,結果表明:防螨抗菌整理劑樣品組與溶劑對照組微核發生率相比較,無顯著差異,未見體內致突變性。
由于防螨織物是采用具有活性化學反應的防螨整理劑整理而成,在織物表面形成防蟲藥膜,對螨蟲等具有高效、快速的擊倒滅殺效果,并具有良好的驅避作用。同時防蟎織物具有良好的耐洗性,能夠承受30次以上的家庭水洗條件洗滌,而不失去防螨作用。
防螨劑有無國家標準,這些標準主要規定了哪些指標。
王興福:近年來,隨著市場上防螨紡織品的應用范圍在不斷擴大,因此有必要對防螨紡織品質量的定性和定量評價方法進行全面考核并規范化。不僅生產企業希望能采用科學的試驗方法,對產品進行測試和了解,改進生產工藝,達到合理的防螨水平,而且消費者也希望能夠有統一的表征防螨性能的指標,來說明和宣傳產品達到的防螨效果。
為了提高防螨紡織品的質量,杜絕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保護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需要確立一個快速測定的方法和統一的標準,用以規范和促進防螨紡織品的發展。在2008年3月12日由北京潔爾爽高科技有限公司主持起草制定的紡織品行業標準FZ/T01100-2008《紡織品防螨性能的評價》于2008年9月1日實施,同年該標準修改升級為國家標準GB/T 24253-2009 《紡織品 防螨性能的評定》并在2010年2月1日實施。
考慮到國際上防螨效果測定廣泛采用的主要方法《侵入阻止法》《玻璃管法》和測定阻止螨蟲生長的《增殖抑制法》的簡要性和實用性,故采用這幾種方法為制定標準的依據。
防螨性能測試:防螨性能采用螨蟲驅避率來衡量,驅避率按以下方式計算。
驅避率=(1-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