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長假期間,美聯儲宣布已做好準備在必要時進一步放松政策以支持經濟復蘇。受此影響,美元大幅走弱,而以原油、金屬為首的全球主要大宗商品則大幅上漲。節假期間,國內包括PTA在內的大宗商品現貨市場亦漲聲一片。不過筆者也注意到在美聯儲宣布可能重啟量化寬松政策的同時,美國眾議院也通過了一項關于中國匯率問題的法案。那么,糾結于美元貶值與人民幣升值之下的PTA后市將如何演繹呢?
美元貶值與PTA短期偏強基本面共振
中秋假期間,美元指數跌破80整數關口。受美元貶值支持,以美元計價的PTA上游產品——原油、石腦油、MX、PX等均出現了較大漲幅。其中,MX現貨更是突破了900美元關口至903美元/噸,PX現貨漲至1027美元/噸(FOB韓國),石腦油(CFR日本)684美元/噸,WTI原油近月合約反彈至76.49美元/噸,當然PX和MX的上漲動力還來源于前期延續下來的減產因素。PTA上游產品的上漲不但大大提振了包括PTA在內的整個化工板塊的看多氛圍,同時也在成本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推動力。
美元此次的大幅貶值主要得益于美聯儲聲明,已做好準備在必要時進一步放松政策以支持經濟復蘇。這一聲明強化了市場對美聯儲或很快采取行動刺激疲軟經濟的預期,從而刺激美元走弱。同時,筆者認為,為了避免熱錢涌入,在此背景之下,國內也將嚴格執行適當寬松的貨幣政策,年內加息預期繼續弱化,而國內通脹預期則有強化的可能,從而成為PTA的上升動力之一。
此外,9、10月是國內PTA傳統消費旺季,且紡織大省浙江省能級評定也已從二級地區調整為三級地區,節能減排壓力大大降低,前期嚴格執行的限電減產也已相對寬松。同時,8月底至10月期間國內約有165萬噸的聚酯新產能投產,尤其是9月新產能投產相對集中,而相對應的卻沒有新的PTA產能投產,因而PTA旺季需求逐步回暖。節假期間,受終端紡織積極備貨推動,PTA下游滌絲產品量價齊升,周一滌絲主要產品POY、FDY、DTY等每噸繼續上調100至200元。上周末江浙一帶,PTA現貨已經攀升至7790元/噸,進口臺灣PTA也已經升至936美元/噸,進口成本大致為7810元/噸,現貨價格的上升繼續封堵PTA下行空間。目前從上下游來看,PTA短期基本面無疑是偏強的,且一定程度上與美元貶值形成了共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PX與石腦油的價差升至343美元/噸,接近了350美元/噸的合理價差,當然PX與MX的價差只有124美元/噸,這意味著國內PX生產主體模式的煉油一體化的PX企業利潤空間已經較為合理,后市降低的開工率有提升的需求與動力,且市場傳聞百萬噸級的烏魯木齊石化PX產能可能在10月20日左右開工,中線來看PX有下跌的風險。
人民幣升值壓力或影響中后期PTA需求預期
近三周來,人民幣在美國政府施壓之下持續升值,中秋節前中美匯率更是一舉擊破了6.70整數關口。據調查,人民幣升值對國內各行業的影響以PTA終端紡織服裝最甚,這主要是因為,一則紡織服裝行業毛利空間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差;二則紡織服裝對外依存度較高,約有4成左右的紡織服裝依靠國外市場。中秋節假期間,為了進一步施壓人民幣升值,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通過了《匯率改革促進公平貿易法案》。根據該法案,美國任何行業如果可以證明其因某國低估匯率而受到該國進口商品的“實質性損害”,那么就可以向這類商品征收反補貼稅。最快本月29號,美國參議院將對此法案進行表決,當然該法案的最終通過還需要美國總統簽署批準,市場普遍認為,美國中期選舉前也就是11月2日之前不會批準該法案的通過。因此,可以認為,中短期內PTA終端紡織服裝仍然面臨著較強的人民幣升值壓力,中美貿易爭端加大,不過中方也在積極尋求對話,爭取解決人民幣分歧問題,后市還需要進一步跟進該法案的進展狀況。筆者認為,人民幣升值壓力可能會影響到國內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的接單,但由于今年國內災害頻發,增加的一部分紡織服裝需求有望沖抵一部分降低的紡織服裝出口需求,但中期人民幣升值壓力仍將從終端向PTA傳導。同時,中期來看,9、10月份隨著服裝換季帶來的PTA旺季需求的結束,PTA需求轉淡可能性較大。
高開工、高毛利依然伴隨PTA
與上半年PTA下跌時一致,PTA的上漲同樣伴隨著PTA行業的高開工、高毛利。至今國內的PTA現貨企業的毛利依然維持在千元/噸之上,以及檢修結束后高達98%左右的開工率,這或許主要是因為國內PTA企業上下一體化企業增多以及PTA產能集中,從而提升了PTA企業的議價能力。高開工、高毛利依然是國內PTA行業的主要特征之一,然而這種特征也導致PTA價格的上漲不是十分踏實。
中秋長假剛剛結束,接下來還有國慶長假,技術上看,1101合約收盤突破8200整數關口,壓力位升至8400一線。建議投資者在兩個長假間的交易日,降低頭寸,短線交易為主,謹慎追高。中線空單可等待多頭衰減信號,設好止損,輕倉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