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聚酯行業的發展和問題
2010-9-2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再生聚酯 認證體系 原料
認證體系建設有突破
然而,出口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雖然出口總量每年都有所增長,但國內再生聚酯產品很難被國外品牌認可。問題的焦點集中在,國外對再生產品有“驗明正身”的要求,必須以一些途徑證明產品是采用再生原料生產的。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國再生化纖專業委員會、中國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與相關企業深入探討,攜手國際第三方權威認證機構天祥集團(Intertek),打造出符合中國再生聚酯行業特點的生產認證體系及產品標準。就在會議前一天,首批7家企業通過了“Intertek 再生聚酯管理體系認證”,寧波大發化纖還通過了“Intertek生態產品認證”,慈溪江南的生態產品認證也正在順利推進。
據介紹,多方攜手打造的再生聚酯認證體系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建立為再生化纖產品或全過程進行論證的體系,二是建立再生產品的生態環保認證體系。Intertek生態產品認證部有關人士解釋說,再生聚酯管理體系認證類似于“B to B”,再生聚酯產品認證類似于“B to C”,都是為了確認再生聚酯的存在性。而生態環保認證,則可以更好地解除消費者的顧慮,用檢驗結果告訴他們,再生產品是無毒無害并且環保的,可以放心使用。
根據記者現場的了解,很多企業都對再生聚酯認證體系產生了興趣,有些企業還向天祥集團迅速提交了所需材料,希望早日通過相關認證。
同時,再生化纖行業標準建設也在逐步推進。今年4月1日,再生聚酯短纖行業標準正式實施,這是國際上首個再生產品的行業標準,將有助于規范市場、解決糾紛。
迫切的原料問題
在廣東俊富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譚亦武看來,日本的循環經濟促進法和垃圾家庭分揀制度推行得很成功。日本聚酯瓶回收有兩個體系,一是由政府固體廢物處理資金推動的以家庭為單位的回收體系,二是由于中國等新興國家對再生聚酯的強勁需求而催生的民間回收體系。這使得日本廢聚酯瓶回收率高達90%以上。相比之下,歐盟的回收率在40%以上,美國在20%以上。
隨著產能的擴張,國內再生聚酯行業原材料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還在加劇。國內對廢聚酯瓶料的回收還未實現規模化的運作,靠走家串戶式回收。而國家對廢棄物進口實行嚴格的管制措施,雖然2009年將瓶片與飲料瓶(瓶磚)從進口禁止類目錄調整到限制類目錄中,對行業產生利好,但真正放寬整瓶進口尚待時日。
目前,國家考慮實際情況,對符合退稅條件的納稅人2009年銷售再生資源實現的增值稅,按70%比例退回給納稅人;對其2010年銷售再生資源實現的增值稅,按50%的比例退回給納稅人。業內人士呼吁國家進一步加大對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和后加工企業的扶持力度,對2009年后銷售再生資源實現的增值稅,仍按70%以上比例退回給納稅人。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