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太陽鳥游艇過會成功,即將登陸創業板市場。
首次公開發行220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為8694萬股,這家成立于2003年的公司,是國內首家上市的游艇類企業。
中國游艇制造這個陌生的行業,也進入了公眾的視線。
達晨親睞,創投聚集
“商業模式創新、技術創新、新興產業,這是達晨對申請創業板公司的投資理念。我們認為,太陽鳥游艇符合這樣的理念。”達晨創投太陽鳥項目的負責人傅哲寬表示。
其實,太陽鳥游艇受到多家創投青睞。
在其公布的公司總共十二名股東里面,有五家是創投公司,包括達晨財富、達晨財信、深圳盛橋、蘇州創東方和長沙匯泉,另外還有一名自然人股東王玲也是來自于創投,現任達晨財信投資副總監。
2009年,達晨創投的兩個子公司達晨財富和達晨財信,分別以2200萬元和600萬元,認購了新增股份599.4544萬股和163.4875萬股。
“看中太陽鳥,一是覺得游艇產業目前時機比較好,到了一個產業啟動的前期,二是覺得太陽鳥的經營理念在國內同行業的公司里面,還是比較接近國際水平的。”傅哲寬說。
根據國外的相關產業發展趨勢,當人均GDP增長到3000到5000美元以后,游艇產業就會有一個好的發展,而我國人均GDP現在已經超了3000美元,正處在一個臨界點。
傅哲寬所提到的經營理念,即太陽鳥游艇倡導的一種引導消費的理念——通過設計引導時尚需求,主動培育消費者。實現這種理念后,可以實現某種程度的標準化,提高生產效率提高,降低成本。
歐洲、臺灣等絕大部分都是家庭作坊式,做的是純定制化,只是按照客戶的需求來做,企業往往做不大。但在傅哲寬看來,太陽鳥的這種經營,符合游艇未來發展的方向。目前國際上做的比較好的公司,也都是這樣一種經營的方法。
游艇,未來十年的汽車?
“近三年主營業務上年平均增長率39.82%,凈利潤年平均增長率113.58%,產品綜合毛利率36.56%。太陽鳥這樣的數據,在創業板市場并不算很突出。”某市場人士分析。
但是,對于太陽鳥來說,行業優勢或許給它加分不少。目前國內的船艇市場規模約為3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率超過30%,基數雖然還很小,但是未來空間很大。
這似乎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國內汽車產業的發展路徑,十年前,也是十足的奢侈品,十年后,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
當然,游艇產業和汽車產業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的制造要求并不像汽車的那么高。
從專業分類上說,太陽鳥游艇屬于復合材料船艇行業,相比于大型郵輪和大型遠洋船舶主要采用的鋼結構,一般的小型船艇建造主要用以纖維增強材料為主的復合材料。
太陽鳥和許多游艇企業一樣,面臨沒有掌握材料和發動機技術的瓶頸。
“的確,材料都是通用的,發動機都是通用的,”了解游艇行業的分析人士表示,“但是這些技術在游艇產業不是一個核心的技術,世界上所有做游艇的企業都不會做發動機,都是采購沃爾沃、雅馬哈等的發動機。”
相比汽車行業,游艇制造更看重的是設計能力和品牌。
“太陽鳥有一個很強的設計團隊,從美國請來很好的設計師,做長期的培訓、交流,設計出來的游艇很符合國際潮流。這在國內的游艇企業中還是很少的。”傅哲寬說。此外,太陽鳥游艇還擁有國內首個省級游艇設計中心,18項外觀設計方面的專利。
“兩翼齊飛”——從一艘到四艘
2009年,太陽鳥游艇共銷售4艘私人游艇,全部出口,而此前每年只有1艘的銷量。
在招股說明書中,太陽鳥游艇陳述未來公司發展經營目標:五年內營業收入達到10億元左右,凈利潤達到2億元左右。但是,現在太陽鳥游艇的營業收入為2億左右,凈利潤3千萬左右,這意味著其未來5年主營業務收入需保持著38%的增長,凈利潤需有40%左右的增長。
“在國際市場上是替代者,在國內市場上是開拓全新的市場”。兩個市場同時開發,是太陽鳥實現快速增長的保障。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給了太陽鳥這樣的機會。
“國外市場雖然經過金融危機,有一定縮水,但還是有兩三百億美元的規模。而且,金融危機對國外游艇制造商沖擊很大,國外的游艇消費者尤其是中低端游艇的消費者會更多關注產品的性價比。”某行業資深人士分析。
中國制造的游艇售價,往往只有國外價格的一半,性價比優勢明顯。
轉戰國內游艇市場。“5年之內,國內市場發展的勢頭會非常快,未來十年二十年這個市場上千億沒有問題。政策層面,對游艇的布局已經開始了,游艇的法規已經出臺了。”行業前景被部分人士看好。
2009年,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中提及:“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要培育新的旅游消費熱點,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發展郵輪、游艇等新興旅游;把郵輪、游艇等旅游裝備制造業納入國家鼓勵類產業目錄。”
在行業規模啟動的時候,登陸創業板,讓太陽鳥占據了率先起飛的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