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投產煤制油項目全部長穩運行
2011-1-1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柴油 石腦油 煤化工
記者近日在采訪中了解到,中國神華集團、山西潞安集團和內蒙古伊泰集團等企業的煤制油裝置不僅順利投產,而且去年全部長周期穩定運行。
山西潞安集團21萬噸/年煤制油示范項目是中國煤間接液化自主技術產業化的第一個項目。據潞安集團董事長任潤厚介紹,該項目第三次開車后,連續運行148天,產成品油共計20400噸,主導產品柴油質量已經達到歐V標準。上海世博會期間,上海從潞安集團購置了150噸合成油,用于世博會期間接送游客的游船或公交車做調劑油品使用。結果顯示,不僅更環保,而且比普通柴油節省10%左右。
神華集團百萬噸煤直接制油示范項目是世界上第一套百萬噸級煤制油項目,也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將煤直接液化生產柴、汽油的項目。該項目2008年底正式投產后,裝置運轉時間已超過6000小時,一次連續運轉超過2000小時,創全世界煤制油產業最新紀錄。據神華集團總經理張玉卓透露,神華煤制油項目目前日產量為2.5萬桶成品油。
內蒙古伊泰集團年產16萬噸煤制油項目是我國首創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煤制油工業化示范項目,2009年3月23日試車成功,產出了合格的柴油、石腦油等油品。 截至2010年11月5日,已生產成品柴油6660多噸、石腦油4700多噸、重柴油300多噸、液化石油氣110多噸。該項目煤種的適應性很寬,不僅適用于褐煤、煙煤等年輕煤種,還特別適合高灰煤等煤種的轉化,可以廣泛、充分利用資源。伊泰集團總經理張東海告訴記者,該項目目前已實現長周期穩定運轉。
有專家稱,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煤化工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初步規劃,到2020年,煤制油的發展規模將達到3000萬噸/年。而目前各地上報國家發改委的煤制油項目總規模已經超過4000萬噸。2010年中國進口原油超過2億噸,倘若這一目標能夠實現,煤制油項目便可填補這個缺口的20%。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