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膠期貨對橡膠產業鏈的作用與影響分析
2011-1-20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輪胎 天然橡膠
天然橡膠產業鏈特點及風險分析
我國天然橡膠產業領域和其他加工行業一樣,主要分為上中下游三個組成部分。上游包括天然橡膠生產企業,在我國主要包括海膠集團、云南農墾、廣墾集團這三大國企,以及遍布海南、云南、廣東等地大大小小的民營天然橡膠種植加工企業。天膠產業中游主要是各類橡膠貿易企業,國內天然橡膠的貿易和其他大宗商品如銅、鋼材等就定價原則來說有很大不同,天然橡膠雖然也是大宗商品,但其貿易中的定價仍以傳統的一對一詢價為主,這與有色金屬和鋼材明顯不同——金屬現貨往往有比較權威的集中定價市場。天膠產業鏈的下游主要是涉及天然橡膠消費的橡膠制品業及以汽車行業為代表的終端消費企業,橡膠制品業主要包括輪胎、膠帶、膠鞋、醫療器械等,其中輪胎行業是最主要的天然橡膠消費行業。
近年來,我國非輪胎橡膠制品行業快速發展,大大拉動了市場對丁腈橡膠、氫化丁腈橡膠、氯丁橡膠、三元乙丙橡膠等合成橡膠的需求量。但由于產能的限制,國內生產的三元乙丙橡膠、丁腈橡膠、氯丁橡膠等無論在產量還是性能方面,都不能滿足市場要求,每年進口量仍然很大。
橡膠制品業大部分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附加值不高,天然橡膠的原材料成本通常占50%左右,原料價格的波動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利潤及行業的競爭力。在天膠價格急劇上漲的過程中,橡膠制品的生產成本急劇上漲,而成本轉嫁給下游的終端消費企業需要較長的時間周期,這將造成橡膠制品企業盈利能力下滑,影響企業的良性發展。在市場不景氣時,企業的采購成本雖然會降低,但由于下游消費放緩,同產企業會降低產能,此時企業的常備周轉庫存有跌價減值的風險,但這對于那些庫存合理的橡膠制品企業影響不大。
在天然橡膠產業鏈中,處于生產和消費環節中間的就是為數眾多的橡膠貿易企業。從我們的考察情況來看,國內天然橡膠的貿易和其他大宗商品如銅、鋼材等就定價原則來說有很大不同。天然橡膠雖然也為大宗商品,但其貿易中的定價仍以傳統一對一詢價為主。如今信息化和電子化的發達直接導致天然橡膠各貿易商報價在任一時段都趨于高度一致,正常的貿易很難帶來利潤空間,貿易商利潤的主要來源還是依靠“做行情”,即在價格相對低位囤貨,在市場價格相對高位賣出,依靠“做行情”的貿易方式在市場發生極端變化時必然存在較大的風險。
天然橡膠期貨對橡膠產業鏈的影響
目前全球主要的天然橡膠期貨交易場所包括上海期貨交易所、東京工業品交易所、新加坡商品交易所,雖然都交易橡膠期貨,但這三個交易所的標的物卻不完全相同。上海期貨交易所天然橡膠期貨的交割標準品為全乳膠(SCRWF)和進口3號煙片膠(RSS3),在滬膠期貨推出以后,天膠產業鏈不同環節的企業經營模式、盈利模式都發生了改變。滬膠期貨推出后,以農墾為代表的國內生產型企業積極參與天膠期貨交易。2004年6月29日云南農墾集團成立了產業股份公司,對天膠資源進行了整合,實現了統銷。產業公司通過現貨和期貨兩個渠道完成銷售任務,一方面,參考期貨市場價格確定現貨銷售價格;另一方面,作為現貨銷售的補充,在期貨價格理想時,直接通過期貨交割實現部分銷售。
期貨與現貨相結合保障了農墾銷售任務的順利完成。產業公司放開收購,膠工、膠農不再擔心膠賣不出去,而且膠款也能夠全額兌現,提高了一線種膠、割膠人員的積極性。集中銷售和期貨交割渠道形成后,單個農場不再花費大量人力、財力到全國跑銷售,減少了中間費用、管理費用及回扣現象的發生。另外,為了滿足上期所期貨交割的要求,2005年3月起,農墾統一了橡膠產品的包裝和標識,通過各種宣傳途徑強化各級管理者和員工的品牌意識,并推行了產品質量標準化管理體系,天膠的生產質量和品牌效應日益提高。
橡膠制品企業通常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對于原料價格的波動較為敏感,天膠期貨為這些企業提供了有效規避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工具,有利于企業控制成本,從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生存能力。目前滬膠期貨的主要交割品種為我國生產的一級標準膠,從產量上說,這是國產膠產量最大的一個品種,但是從需求角度看,這卻并不是天然橡膠消費領域需求最多的品種。隨著汽車輪胎工業的發展,子午胎已經逐步代替斜交胎,成為輪胎的主要品種,而子午胎的主要原料橡膠是20號標準膠,國產SCR5和RSS3是生產斜交胎的主要原料。隨著全球輪胎工業的發展,發達國家的輪胎子午化率已達100%,全球子午胎化率達85%。國內市場的子午化率也在逐年提高,因此國內每年對子午胎橡膠(20號標膠)的需求量會逐年遞增。不過,事實上最終交割的頭寸往往只占交易頭寸的極少一部分,實物交割并非套期保值業務的必要環節。商品期貨的實質是一種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的意義體現在對沖價格風險上,只要所使用的橡膠品種和天然橡膠期貨標的物有足夠高的相關性,就可以起到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的作用。經測算,國產一級標準膠無論是期貨價格還是現貨價格,其與輪胎級20號標膠的價格變動相關性都高達95%,表現出緊密的相關性。因此,利用滬膠期貨完全可以起到套期保值的作用。
貿易商在天然橡膠領域起著舉足輕重的流通作用,是天膠市場中最活躍的主體,是架起原料生產企業與原料使用企業的橋梁。由于消費企業疲于應對天然橡膠價格的劇烈波動,國內許多用膠企業原料采購的主要渠道是通過貿易商來進行的。對于貿易企業來說,天膠期貨豐富了貿易商的經營模式。
天膠期貨推出后,橡膠貿易領域產生的創新經營模式有如下幾種:一是低買高賣的傳統購銷模式。企業通過產銷兩地的價差、時間前后的價差、因信息不對稱產生的價差牟取利潤,因為有較大獲利空間的價差可能出現的時間較短,而購銷周期相對較長,此時可以借助期貨工具有效鎖定利潤空間。二是跨市套利。三是囤貨做行情。預期未來行情要上漲時先行買進橡膠存積,等待價格上漲后出售。在囤貨過程中,期貨工具可以極大地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四是進行庫存周轉、滾動銷售。不關注漲跌,企業利用自身的貨物庫存進行補庫購進與銷售間的價差交易,在必要時通過期貨補庫及鎖定價差。五是代理經營模式。即接受上下游客戶的委托進行代購代銷,利用期貨工具鎖定代購及代銷價格,規避委托合同執行期間價格波動的風險,鎖定合理利潤。六是金融對沖理財。利用匯率變化、銀行票據及銀行的金融產品,把橡膠作為媒介進行貨物與資金轉換,從投資金融理財中獲利。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