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大渔直播,国产av成人无码免费视频,男女同房做爰全过程高潮,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資訊 >> 化工 >> 人物訪談 >> 正文
逢煤必化、褒煤貶油不可取
2011-1-7 來源:中國化工報
關鍵詞:煤化工 乙烯 丁二烯

    ——著名化工專家、原化工部副總工程師黃鴻寧訪談

    人物檔案 黃鴻寧,1915年出生于廣東省南海縣,1936年畢業于廣州國立中山大學土木工程系,1941年獲美國密執安大學化學工程碩士學位,1947年獲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化學工程博士學位,早年曾在美國多家大化學公司工作。新中國成立后,黃鴻寧毅然辭去了在國外收入豐厚的工作,不辭長途跋涉,輾轉英、法、比、德、意等國,于1951年底回到祖國懷抱,投身于新中國的化工事業。黃鴻寧參與了新中國氮肥工業發展的全過程,主持了多項大型化工項目的引進工程,為我國化學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歷任化工部氮肥設計院總工程師,化工設計院副總工程師,石油化工部規劃設計院、化工部規劃局總工程師,化工部副總工程師。他是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獲國家設計大師稱號。
    現代煤化工,是當前化工和能源行業一個很熱門的詞匯。在目前各地布局“十二五”發展過程中,國內富煤地區和大型能源企業紛紛競相投資建設現代煤化工項目,各地一大批項目借勢而動。據不完全統計,在煤制烯烴項目上,國內已簽下建設合同的項目產能就達到660多萬噸,三五年內新建產能將達800萬~1000萬噸;在煤制乙二醇項目上,僅河南某一家企業就打算上馬4個項目,產能達80萬噸。而最近,關于煤化產品比石化產品優越,煤化工將取代石油化工的輿論也沸沸揚揚。對此,國內一位資深的化工專家深感憂慮,他就是原化工部副總工程師黃鴻寧。記者近日采訪了黃老。
    煤制天然氣產出效益最差
    記者: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在國家示范項目大面積成功之后,各地都出臺了現代煤化工的宏大發展規劃。作為一位資深的煤化工專家,您對“十二五”現代煤化工發展有什么看法?
    黃鴻寧:“十一五”期間,由于國際油價高漲,我國具有原料優勢的煤化工產業迅猛發展。為避免投資風險,國家發改委布局了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煤制天然氣五大現代煤化工示范項目。目前除煤制天然氣外,這些現代煤化工示范項目均建成開車成功,使得國內富煤地區和大型能源企業紛紛籌劃建設現代煤化工項目,其中也存在盲目發展、缺少科學規劃的問題。我可以說是搞了一輩子煤化工了,對國內目前煤化工發展動向是很關注的。我對已開工的現代煤化工項目資料進行了收集整理,用3個指標進行了分析,就是等量原料產出效益、投資產出比和資源利用效率。
    首先看單位原料產出效益。以等量的4000立方米煤制合成氣或等當量的2.5噸優質無煙煤為原料,分別生產煤制天然氣、間接煤制油、直接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其各自的產出效益分別是2000元、4510元、4687元、4703元、4948元、6700元。
    二是看單位投資產出比。假設煤制天然氣、間接煤制油、直接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項目全年滿負荷開車,按現行價格計算,一年的投資產出比分別為0.388、0.487、0.527、0.26、0.667、0.69。
    三是從煤炭資源的利用效率來看。煤制烯烴每產1噸烯烴要產1.5噸水,間接煤制油每產1噸油要產1.2噸水,煤制二甲醚每產1噸二甲醚要產生0.4噸水。這都使能源利用率降低。
    從這幾大經濟指標來看,這些煤化工項目情況各不相同。其中煤制天然氣的原料產出效益是最差的,這是因為深加工程度低,產品附加值太小;煤制烯烴的投資產出比是最差的,說明項目所需投資過大。因此,對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項目應慎重投資。
    國內項目過于崇尚國外技術
    記者:您認為國內一些現代煤化工項目的投資效益低、能源利用率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黃鴻寧:一是由于自身的技術局限性。合成這些現代煤化工產品離不開兩大元素——碳和氫。煤炭的含氫量遠小于石油,因此煤化工必須要煤制氫,有時氫又白白變成水,多耗能源,這就比不過石油。現代煤化工技術開發較晚,不少領域還有待發展。目前煤制烯烴技術正在開發碳四利用技術,噸烯烴甲醇消耗由3噸向2.67噸努力。但這還需進一步發展,由合成氣直接合成烯烴是個努力方向,其研發工作應加快步伐,早出成果。
    二是國內有的現代煤化工項目過于崇尚國外技術,引進多,花錢就多。如神華集團的煤制烯烴項目,除了甲醇轉化制烯烴這一段用的是國產技術,其他工藝大量采用了引進技術裝備:7臺氣化爐是采用美國通用公司的1500噸/日投煤量的水煤漿氣化爐;兩臺26.5萬立方米/小時的合成氣凈化裝置,采用的是德國林德公司的低溫甲醇洗工藝;180萬噸/年甲醇裝置,采用的是英國戴維公司的低壓合成甲醇技術;30萬噸/年乙烯、30萬噸/年丙烯的烯烴分離提純裝置,是美國魯姆斯公司進行設計的;其聚乙烯、聚丙烯裝置也是引進的。國內另一套已建成的大型煤制烯烴項目,其技術裝備也全部是引進的。
    其實,現代煤化工的煤制合成氣、低溫甲醇洗、甲醇低壓合成等工藝,國內化工行業早有成熟技術;烯烴分離、乙烯和丙烯的聚合等工藝,國內石化行業也已具備國產化技術。我們的國產化技術水平并不差,投資可減少許多。我對某一個煤制天然氣項目做過方案比較,如用褐煤碎煤加壓氣化國產化技術,并先提取煤的揮發分綜合利用,每立方米天然氣成本可以做到1.06元;用國產的水煤漿氣化爐,每立方米天然氣成本是1.6元;用殼牌爐氣化,每立方米天然氣成本是2.16元。
    現代項目碳排放不如傳統的
    記者:有的報道反映現代煤化工項目碳排放過高,您是怎么看的?
    黃鴻寧:確實,一些很熱門的現代煤化工項目碳排放量很高。碳排放實際就是煤炭的流失,碳排放高必然能耗高,能耗高必然經濟效益差。如間接煤制油每生產1噸油要產生2噸多二氧化碳,煤制二甲醚每產1噸二甲醚要排2噸多二氧化碳。而項目產生的二氧化碳產品本身全不能利用,因此經濟性也很低,甚至沒有達到一些老的傳統煤化工項目的水平。如傳統煤化工的煤制尿素項目,投資產出比為0.64,每4000立方米合成氣的產出效益可達到5975元。這比間接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項目及煤制二甲醚都高。從低碳要求來看,尿素生產現在也不落后。經過多年發展,煤制尿素技術日臻完善,生產中能源不會變成水,工藝本身能部分利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而天然氣制尿素,本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可利用殆盡,還可吸收系統外的二氧化碳。天然氣制尿素可以說是目前最具優勢的原料路線,兼具低碳、環保、節能、低成本優點。作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糧食安全是中國一直要確保的重中之重,石化企業應盡最大努力拿出一些天然氣來發展尿素項目。
    記者:煤制油項目分直接煤制油和間接煤制油,這兩種技術都在國內建了示范項目并已投產,現在來看哪一種技術更有優勢?
    黃鴻寧:從示范項目的實際運行情況可以發現,直接煤制油項目比間接煤制油項目的經濟效益要好。這是由于間接煤制油的費托反應,每出1噸油要出1.2噸的水,能耗較高。因此,我認為“十二五”時期對間接煤制油項目要做好產業布局,選好廉價的原料煤和適用技術裝備。否則,這種項目缺乏市場競爭力。
    神華直接煤制油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產油的同時不出水,能源利用率較高。但目前該裝置還存在不能長周期穩定運行的問題。據了解,該裝置未設主泵換熱器,可能是造成故障的原因之一。據國外報道,對容易出故障的反應器主泵密封,必要時可采用注成品油盤根的設計。目前該裝置液化油渣直接用作鍋爐燃料,如果上了油渣萃取裝置,則可進一步降低煤耗。預計“十二五”時期,國內成品油尤其是柴油供應情況并不樂觀,適度發展煤制油項目是十分必要的。
    石油路線并不比煤炭路線差
    記者:有專家在分析現代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經濟性時,認為現代煤化工具有顯著經濟性。比如說,煤炭路線3噸甲醇可以生產1噸烯烴;石油路線3噸石腦油裂解制1噸烯烴。而石腦油比甲醇貴3倍多。所以煤制烯烴效益好。您是怎么看這個問題的?
    黃鴻寧:現在不少關于現代煤化工項目效益比石化項目好的結論是有失偏頗的。你說的這個例子,仔細分析一下可知,他在算甲醇價格時用的是煤炭企業內部的煤炭坑口價,算石腦油價格時用的是市場商品價。其實石腦油也都是石化企業內部出的產品,如果算企業內部價的話也很低。還有,烯烴應該算乙烯、丙烯,還有丁二烯,都是高價值產物。現在石化企業改進技術、提高收率,一般2噸多石腦油就可出1噸“三烯”,剩下的1噸多產物是甲烷、氫氣、裂解汽油、液化氣、燃料油等,在石化企業都能被吃干榨盡、綜合利用,收益都很高。而煤制烯烴的3噸甲醇制1噸烯烴,剩下的2噸產物有75%以上是水,只有3%的甲烷烴,1%的乙烷氣,3.7%的液化氣,價值很低。所以,若算綜合利用產品價值,石油裂解制烯烴不會比煤制烯烴差。
    記者:您認為應如何解決石油路線和煤炭路線的矛盾?
    黃鴻寧:發展中國的乙烯工業,莫把石化、煤化割裂開來,應提倡兩個行業的融合共贏發展。乙烯、丙烯只是原料,搞出烯烴來只是開了一個頭,烯烴的下游深加工仍是技術密集型產業,投資巨大。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國內石化行業在這方面已發展了相當的基礎,煤化工行業完全沒有必要再花錢去另起爐灶。現代煤化工企業的下游加工都集中在聚乙烯、聚丙烯等少數幾個產品上,殊不知這些產品早已被石化行業發展得產能嚴重過剩了。不應該在石化行業的某些烯烴產品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還去盲目發展煤炭原料的這些烯烴產品產能。
    另外,國內石化行業也應借鑒甲醇制烯烴技術。煉化企業的催化裂化裝置很容易改成甲醇制烯烴裝置,而生產中產生的大量煉油干氣、乙烯裂解尾氣、甲烷烴、氫氣等都是制甲醇和烯烴的好原料。據了解,國內茂名、大連、錦西等石化企業都有富余的催化裂化閑置裝置。利用這些裝置來搞甲醇制烯烴,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石化企業還應與煤化工企業合作,利用石化行業現有的烯烴深加工技術裝備,發展煤制烯烴原料的深加工,避免國家投巨資重復引進、重復建設。
    石化深加工應列入國家戰略
    記者:有一種說法,煤化工要全面替代石油化工,您對此如何評價?
    黃鴻寧:在現階段全球石油供應還在繼續增加的時期,還不能說已經到了煤化工全面替代石油化工的時候,只能說煤化工是石油化工的補充和一種技術儲備。目前國內不少關于現代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經濟性分析,采用了全部進口國際原油的假設,而且以國際高油價為計算依據。其實,中國也是世界第4大產油國,國內一半的石油產量是石化企業自產的,我們自產的石油成本與國際油價相比存在很大利潤空間。與他們所說的石油化工不如煤化工恰恰相反,中國幾大石化企業仍然盈利豐厚,是國家財政稅收的支柱。所以說,他們這種算法,計算口徑不一致,也沒有算石化企業開展綜合利用的效益。因此是不可比、不正確的。
    石化產業仍是朝陽產業,不會因現代煤化工產業的崛起而失色。近半個世紀以來,石油化工技術和產業得到全面快速發展。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無論技術、質量先進性還是產業經濟性,石油化工仍是無可替代的。“十二五”石油化工發展應著重大力推進深加工,生產高端產品,努力提高我國石化和化工產品的生產技術水平。要提倡石化產業與煤化工產業相互融合,協調發展,這對中國降低化工產品對外依存度、保障成品油供應安全至關重要。因此,我建議將石化深加工追加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目錄,為發展我國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發揮應有作用。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
查看評論】【 】【打印】【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化市| 宁强县| 会泽县| 龙岩市| 陇西县| 垣曲县| 德化县| 岚皋县| 图木舒克市| 武功县| 房产| 江源县| 桐城市| 龙川县| 临城县| 长治县| 乾安县| 普洱| 娄烦县| 晋州市| 屏边| 绥德县| 徐闻县| 永州市| 新乡市| 南城县| 沭阳县| 新巴尔虎右旗| 抚州市| 浙江省| 安塞县| 红河县| 绥宁县| 晋江市| 阿荣旗| 吴忠市| 营山县| 德兴市| 乌什县| 四川省| 当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