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國家漁船普遍玻璃鋼化
中國不飽和聚酯樹脂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趙鴻漢日前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地區,僅用了15年時間就淘汰了全部木質漁船,基本實現了漁船玻璃鋼化。
據悉,目前美國每年用于造船的玻璃鋼材料總量達20萬噸以上。此外,美國在實現漁船玻璃鋼化的同時,開展漁業生產結構調整,禁止沿海底曳網捕撈作業,大力發展休閑漁業。到上世紀80年代,休閑漁業占漁業總產值的70%。這既提高了漁民收入,又保護了漁業資源,美化了海洋環境,減少了漁船對水域環境的污染。
日本玻璃鋼漁船推廣應用始于上世紀60年代末期,由于能源危機及漁業不景氣,在美國玻璃鋼漁船取得成果的推動下,1968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海洋振興計劃”,通過頒布法令的方式停止建造木質漁船,并出臺了鼓勵政策——漁民淘汰木質漁船建造玻璃鋼漁船,可以向政府申請專利貸款,金額為新船造價的60%以上,償還期為5~7年,財政貼息70%。
1970~1980年日本進入玻璃鋼漁船高速發展時期,其政府繼續加大力度,采取買斷舊木質漁船將其報廢,沉入海底做人工魚礁,然后給予優惠補貼政策,鼓勵漁民將舊船更新成玻璃鋼漁船。目前,日本有38萬艘玻璃鋼漁船,占該國漁船擁有量的90%。
趙鴻漢表示,我國研發玻璃鋼漁船已有25年時間。1996年8月,原國家建材局申請,國家科委批準了“九五大型玻璃鋼漁船的研制及產業化”科技攻關項目。該項目涉及2艘船,1艘24米的玻璃鋼遠洋冰鮮金槍魚延繩釣漁船研究開發基本成功,另1艘33米玻璃鋼冰鮮拖網漁船由于設計建造有嚴重缺陷,下水后報廢。
“十五”期間,為了推廣遠洋玻璃鋼漁船,國家對建造遠洋玻璃鋼金槍魚延繩釣船給予一定的造船資本金補助。2004年,“滬漁917”號玻璃鋼金槍魚釣船在斐濟漁場作業時艏部折斷,在國內造成了極壞的影響;隨后,1艘新建不久的玻璃鋼漁船因火災事故而沉沒,3艘玻璃鋼漁船僅使用5年就因船體嚴重漏水而長期停港。這導致船東對國產玻璃鋼漁船質量產生質疑,紛紛撤銷訂單。“質量問題導致有的企業甚至對國家扶持玻璃鋼漁船項目質疑,這恐怕是政府主管部門對玻璃鋼漁船至今未能再出臺扶持政策的原因之一。”一位業內人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