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政府今年初發布的《輪胎工業調整振興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全省輪胎工業將實施十項重大項目,其中就包括建設玲瓏和賽輪兩大輪胎試驗場
“現在是時間不等人,我們近日已經向省政府遞交了關于加快建設輪胎試驗場的請示,輪胎企業正眼巴巴地盼著政策支持。”16日,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會長張洪民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語氣中透著焦慮。
明年11月1日,歐盟一般機動車輛安全法規和輪胎標簽指令將正式生效。張洪民說,該法規和標簽指令實施后,如果我國企業不能提供由輪胎試驗場驗證的關于滾動阻力、噪聲、抗濕滑等性能的可靠數據,出口將會遇到很大的麻煩。但令人遺憾的是,我國至今仍沒有一個由國內企業獨立建成的輪胎試驗場;我省的玲瓏集團和賽輪股份有限公司雖然早已開始著手建設輪胎試驗場,但卻面臨資金、土地等諸多困難,至今仍然進展緩慢。
新法規“來者不善”
按照新法規,從明年11月1日起,在歐盟銷售的轎車輪胎、輕卡輪胎、卡車輪胎及公共汽車輪胎必須加貼標簽,標示出輪胎的燃油效率、滾動噪聲和濕抓著力的等級,其目標是到2020年歐洲能源消耗減少20%。這一法規對輪胎三大性能進行了標準化規定:燃油經濟性(即輪胎滾動阻力要求)分為A到G共7個等級;濕路面抓地力等級分為A到F共6個等級;道路噪聲等級按照規定測試噪聲值分為3個等級。
“歐盟新規對我國出口輪胎的生產技術、檢驗標準、檢測手段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張洪民說,輪胎噪音、濕滑路面性能以及表征燃油效率的滾動阻力的數據,靠室內試驗是無法獲得的,必須通過輪胎試驗場才能獲得準確的相關信息。但由于我國至今還沒有一個自己的輪胎試驗場,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輪胎質量的提高。據了解,國外某公司曾對我國部分品牌的輪胎進行了整體性能測試,測試結果顯示,我國輪胎的滾動阻力性能指標大多為F級,有些甚至為G 級,達到E級或E級以上的很少;而歐洲本土輪胎大多為E級,高檔產品為D 級。
事實上,不僅是歐盟,其他發達國家對輪胎性能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比如,美國就要求輪胎零售商必須把包括燃油效率、濕路面牽引力以及胎面耐磨性這3項指標級別的標識貼在輪胎的顯著位置;日本、韓國也在醞釀制定低油耗輪胎的非強制性標準和出臺新輪胎評級制度。
“建設輪胎試驗場確實已經迫在眉睫。”張洪民表示,中國輪胎今后若想在歐、美等國繼續站穩腳跟,提升產品質量已經刻不容緩,等到新規則開始實施了再行動,那就為時已晚了。
山東兩企業舉步維艱
張洪民告訴導報記者,目前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異等巨頭公司均在不同國家建設了不同類別的輪胎試驗場。在我國大陸,普利司通和臺灣地區的建大集團已經建設了輪胎試驗場,但至今沒有國內企業獨立建成的輪胎試驗場;玲瓏集團和賽輪股份兩家企業也是遇到重重困難,舉步維艱。
其中,玲瓏集團自2007年開始啟動輪胎試驗場工程,項目場地距玲瓏集團新廠區26公里,占地面積161.2公頃。項目選址意見書、規劃、用地預審、用地批復、環評批復、立項等全部手續齊全。賽輪股份就輪胎試驗場建設進行了前期準備工作,基本具備了開工條件。但由于輪胎試驗場建設投資大、占地廣、周期長,單個企業往往力不從心。據測算,建一個80-100公頃的輪胎試驗場,至少要投資5億元;建100-200公頃的輪胎試驗場,要投資15億元左右。而且,輪胎試驗場的維護費用相當高。如果沒有充足的財力支撐,很難進行建設與維護。
據透露,玲瓏集團為建設輪胎試驗場計劃投資11.3億元,是企業3-5年的銷售利潤,在目前整個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困難可想而知。由于批地同樣很困難,該項目目前只能部分開工,何時完工還是未知數。賽輪股份也面臨類似的問題,至今仍未開工。而在山東省政府今年初發布的《輪胎工業調整振興指導意見》中已經明確提出,全省輪胎工業將實施十項重大項目,其中就包括建設玲瓏和賽輪兩大輪胎試驗場。
“山東輪胎產量占全國的近一半,已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的輪胎制造中心,但輪胎試驗場的尷尬情況卻與此十分不相稱,必須盡快拿出實際措施加快發展了。”張洪民呼吁,政府部門應當在項目建設立項、資金投入及土地手續辦理方面給予政策扶持,以進一步推動我省輪胎工業“走出去”和由大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