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銀鷹突破棉漿50年技術難題
2011-11-29 來源:中國紡織報
關鍵詞:棉漿粕 粘膠短纖 山東銀鷹
說起2008年北京奧運會紀念鈔,幾乎人人皆知,而知之甚少的是紀念鈔獨家原料供應商是來自山東高密的山東銀鷹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銀鷹成功研制的醋酸纖維用漿,一改中國棉漿50年一貫制傳統工藝,代表著當今世界棉漿粕行業最高水平。經過近10年的發展,山東銀鷹已由一個體制僵化的地方國有企業,發展成為世界規模第一的棉漿粕生產企業和我國最大的棉漿粕出口企業。
科研實力支撐跳出傳統
山東銀鷹一直以生產普通棉漿粕為主,用于制造粘膠短纖。然而,公司董事長李勇一直想跳出傳統行業,開發新型產品,而支撐這一構想的基礎是銀鷹在天然纖維素提純領域雄厚的科研實力。
銀鷹擁有中國第一家企業纖維素研究所,設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符合ISO標準的氣候試驗室,同華南理工大學等多所知名院校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擁有產學研一體化合作平臺。經過多年發展,企業構建起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研發人員達100多人。企業內部技術開發部設有工藝室、小試室、試驗車間,形成了一個從前期研發、中期試產到后期工藝調整的設施完備、效能一流的創新研發流程。正是以強有力的科研力量為依托,銀鷹人發起了向高端棉漿市場的沖擊。
憑借領先的天然纖維素提純技術,銀鷹徹底改變了中國棉漿生產50年一貫制的傳統工藝,打破了國外企業長期以來對高端棉漿市場的壟斷格局,以雄厚的科技實力和過硬的產品品質,引領中國棉漿走向世界。幾年走過來,企業飛速發展,各項經營指標翻番,特別是出口指標。自2009年以來,銀鷹出口棉漿的數量和創匯額屢創新高,2009年出口3.5萬噸,創匯3500萬美元;2010年出口5萬噸,創匯7000萬美元;2011年預計出口6萬噸,創匯過億美元。
“實際上,我們在開始實施出口戰略的時候,起步階段也非常艱難,最初年出口量只有一兩個集裝箱。但現在已今非昔比,我們的棉漿出口量每年達到5萬噸,創匯即將突破1億美元大關.而我們在中國市場的地位則更加突出,占據著全國棉漿出口總量80%以上的份額,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棉漿出口企業。經過多年打拼,我們在國際市場上建立起了一個穩定堅實的營銷網絡,多家世界500強企業都已成為我們的緊密合作伙伴。”李勇興奮地講述著銀鷹多年發展所取得的成績。
生態密碼解鎖發展瓶頸
棉漿制造業在美國已有百年歷史,至今長盛不衰。該行業在美得以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保證是,他們依靠先進的環保技術成功解決了污染問題。然而在中國,污染治理卻長期制約著棉漿行業發展。對此,山東銀鷹在環保治理工作中大膽探索,勇于創新,走出了一條新路。
他們從源頭入手,下大氣力加大環保投入,近年來先后投入環保治理資金1.5億元。通過頑強的技術攻關,目前公司成功掌握了國內領先的厭氧處理高濃度廢水技術。據李勇介紹,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項技術就已在國內其他行業成功應用。但是在化纖漿粕行業,由于漿粕廢水的可生化性低,在國內還沒有成功先例。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