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國內最大的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項目在泰興經濟開發區開工建設。泰州市委書記張雷,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盧佩民,臺灣工業總會理事長、和桐化學創辦人陳武雄,泰興市委書記張兆江、市長高亞梓等共同為項目奠基。
該項目由臺灣和桐集團全資子公司上海盛臺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江蘇中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御峰亞太投資有限公司和武漢市四方行化工有限公司共同注資成立的江蘇盛泰化學科技有限公司投資興建,占地面積約680畝,總投資20億元。
“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在水溶液中不產生離子,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具有良好的洗滌、分散、乳化、潤濕、增溶、勻染、防腐蝕和保護膠體等多種性能,廣泛應用于紡織、造紙、食品、塑料、皮革、毛皮、玻璃、石油、化纖、醫藥、農藥、涂料、染料、化肥、膠片、照相、金屬加工、選礦、建材、環保、化妝品、消防和農業等各方面。”江蘇盛泰化學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東興介紹,近年來,中國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市場需求總量迅速上升,每年消耗量超過40萬噸。但由于國內生產企業普遍存在規模小、制造成本高、產品質量差等問題,難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每年仍須大量進口。
“盛泰公司依靠臺灣和桐集團和江蘇中丹集團的市場影響力及科技研發實力,決定投資20億元,打造國內最大的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生產基地。”林東興說,整個項目分三期實施:一期引進德國漢高公司技術及部分裝置和美國HH公司技術及核心設備,建設規模為8萬噸脂肪醇、12萬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公司年銷售收入將達到25億元人民幣;二期再擴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裝置,并引進意大利公司技術及核心設備,建設年產12萬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磺酸鈉、年產5萬噸叔胺氧化胺季銨鹽等項目;三期再建設年產8萬噸脂肪醇、年產12萬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年產12萬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裝置。三期項目建成后,可形成年銷售收入80億元。一期項目預計2013年底建成投產,二期項目2014年底建成投產,三期項目將在2016年底建成投產。整個項目引進國際一流工藝和設備,廢水、廢氣基本實行零排放。
泰興市委常委、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黃紅旗表示,將本著“互利雙贏、共同發展”的原則,密切關注項目建設進度,積極做好項目服務工作,簡化工作流程、優化工作方法、強化工作效率,努力為項目建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大的舞臺和空間。
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在水溶液中不產生離子,具有良好的洗滌、分散、乳化、潤濕、增溶等多種性能,廣泛應用于紡織、造紙、食品、醫藥等多個領域。國內每年消耗量超過40萬噸,現仍須大量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