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輪胎先進裝備與關鍵材料國家工程實驗室在青島揭牌。該實驗室將以突破輪胎先進裝備與關鍵材料產業瓶頸技術為核心,開展多學科交叉、多技術集成研究,研制重大裝備及其關鍵部件,促進相關重大科技成果的應用轉化,針對輪胎行業發展急需的重大、關鍵技術進行攻關,主持和參與制定輪胎行業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推動我國輪胎行業的進步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據青島科技大學校長、輪胎先進裝備與關鍵材料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馬連湘介紹,該實驗室由青島科技大學、軟控股份有限公司、賽輪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發起。實驗室將以“科技成果產業化、運行機制企業化、發展方向市場化”為核心,以高校理論研究能力為基礎,以企業實驗、示范生產為依托,采取科學理論創新與應用技術創新并重的方針,探索從科學研究到技術創新、產品制造、商品銷售、循環利用、產業鏈形成的整套模式,促進輪胎產業核心技術轉化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技術和工藝,進而促進輪胎行業先進技術產業化進程。
針對我國輪胎行業生產效率低、能耗高、資源消耗大、缺乏高端裝備工藝及控制技術等問題,該實驗室將圍繞輪胎裝備應用技術和關鍵新材料技術等建立相關科研平臺,開展高效低溫一次煉膠、輪胎滾動阻力試驗、連續化節能型輪胎裂解生產、基于物聯網應用的數字化輪胎協同制造等裝備,以及高性能熱塑性硫化橡膠等輪胎關鍵新材料方面的研究。此外,該實驗室還力爭在輪胎新材料、輪胎裝備制造、輪胎翻修與循環利用裝備技術、輪胎企業節能環保技術、輪胎企業信息工程技術等核心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在無極填料表面處理新技術、新型碳素材料制備技術、輪胎電子輻射預硫化生產裝備等方面擁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共性技術,計劃3年內申請國家專利25~30項、軟件著作權7~10項。
軟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仲雪表示,國家工程實驗室不僅是發起單位的實驗室,更是全行業共同參與、共同使用、共同發展、共同收獲、共同提高的平臺。在未來的研究項目中,三家發起單位的專家將不超過1/3,剩下的2/3留給國內外同行業的專家和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