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2011年己二酸整體市場以跌為主,被業內稱為市場的理性回歸。長期以來,己二酸受下游需求強盛影響,一直保持高利潤,進行2011年,受歐洲金融危機及中東局勢動蕩影響,己二酸跌幅創下10000元之高,隨之而來的是高利潤時代的遠去,因此被業內人士認為,己二酸市場正步入一條回歸理性之路。2011年雖然己二酸價格下跌明顯,但將成為己二酸未來發展的轉折點。
己二酸是一種重要的有機二元酸,在有機合成工業中,為己二腈、己二胺的基礎原料,同時還可用于生產潤滑劑、增塑劑己二酸二辛酯,也可用于醫藥等方面,用途十分廣泛。己二酸易溶于醇、醚,可溶于丙酮,微溶于環己烷和苯。當己二酸中氧氣質量含量高于14%時,易產生靜電引起著火。己二酸是脂肪族二元酸中最有應用價值的二元酸,能夠發生成鹽反應、酯化反應、酰胺化反應等,并能與二元胺或二元醇縮聚成高分子聚合物等。
2011年己二酸市場下跌兩大主因
資料顯示,從2011年3月開始,國內己二酸市場從強勢逐步走向疲軟下跌。除7-8月間因貨源緊張出現上漲外,全年情況基本以低迷為主。據了解,需求市場下游,支撐堅難與產能迅速上漲或成己二酸市場的兩大主因。
第一大因素主要受美債危機影響,國際原油期貨走勢震蕩,股市普跌,全球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己二酸外盤價格回落,直接抑制國內己二酸市場繼續拉漲。此外下游資金緊張,人民幣升值過快,終端下游出口訂單較少,開工率不足,消化原料緩慢。上游市場下行壓力增大,無力支撐己二酸市場。
第二,近年來由于己二酸行業的利潤水平較高,吸引了眾多企業投資新建擴能,目前國內己二酸產能擴展迅速。目前我國己二酸年消費量約為60萬噸,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產漿料和鞋底原液等聚氨酯彈性體,由于己二酸產能擴展迅速,預計2011年年底,國內己二酸產能將從現在的73萬噸增長到103萬噸,迅速擴大的產能一只間難以消化,必會為市場帶來更多壓力,跌勢已成定局。
回顧:2010成己二酸價格提升之年
回顧2010年己二酸市場,與2009年相比,市場價格有較大幅度的提升,但暴漲的結局是在缺乏下游終端給予的實際支撐下,炒作泡沫快速破裂,價格小幅下跌。
據統計,2010年己二酸市場價格全年累計漲幅在7000元/噸,漲幅最高分別是2010年3-4月以及2010年10-11月份,兩次漲幅都超過3000元/噸。其中上半年己二酸供應受檢修及裝置故障等多方面的影響,供應量吃緊,另外國內部分貿易商大量囤貨及封盤不出等心態彌漫整個市場,導致了國內己二酸價格的大幅飆升。而下半年則受拉閘限電政策、煤炭供應的短缺影響,再加上貿易商的無限放大炒作之后,使得己二酸市場價格飆升到了24500元/噸的歷史高位。
而在這暴漲的過程中,在接近2010年尾聲時炒作泡沫快速破裂,己二酸價格小幅下跌之態勢讓多數后進人士不知所措。
2015年需求55億磅己二酸未來被看好
據業內人士預計,2015年全球己二酸市場在有望達到55億磅,這也就是說,雖然2011年價格回落,但是未來仍具備巨大市場前景。
據了解,未來幾年支撐己二酸行業發展的因素有,終端市場、廠家的產能擴張、新領域應用的發現、技術突破以及市場價格等。其中,在終端市場領域,尼龍66構成了己二酸市場最大的終端應用部分,而聚氨酯樹脂則為對己二酸需求增長最為迅速的應用部分。
未來幾年,隨著亞太地區等發展中市場需求的加快,同時聚氨酯樹脂等終端應用化學領域也將快速增長,屆時己二酸市場發展或將達到黃金階斷。就目前情況而言,歐洲無疑是最大的己二酸市場,但是受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帶動影響,亞太區又無疑是己二酸發展最快的市場。
據了解,國內外主要己二酸生產商有,蓋旭化成、巴斯夫、英威達、朗盛、中石化、遼陽石化、羅地亞、Solutia等等。
總體而言,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化工市場都呈現價格下降,產能過剩等問題,己二酸行業也未能獨善其身。但是慧聰筆者認為,雖然目前己二酸市場整體低迷,但確如業內人士分析般,處于理性回歸期。產能過剩與市場乏力,或將為市場洗牌推動劑,未來幾年中,己二酸市場將是產品品質提升與品牌競爭的“角逐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