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鈺洲在“全國紡織科學技術大會”上介紹說,“十二五”期間,紡織行業將突破新型紡紗、織造、印染、高性能產業用紡織品加工等十大類50項關鍵技術,在全行業重點推廣110項先進適用技術。加快產業升級,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作用,提升行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整體技術素質,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為2020年實現由紡織大國發展為紡織強國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最新發布的《紡織工業“十二五”科技進步綱要》提出,未來五年紡織工業將要實現的主要目標:
——主流工藝、技術和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節能減排全面達到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的基礎上,大規模實現清潔生產,基本建立低碳、綠色、循環經濟體系;
——主要企業(規模以上紡織企業中的前三分之一企業)具備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技術和產品研發、檢測中心完備,擁有高素質、專業化的科技創新人才隊伍,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至5%。
——行業信息化技術開發和應用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推動管理和營銷模式的現代化;
——生產效率繼續提高,到“十二五”末,規模以上企業勞動生產率爭取比2010年翻一番。
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表示,“十一五”我國紡織工業比較優勢進一步增強,化纖、紗、布、呢絨、絲織品、麻紡織品、服裝等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繼續保持全球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國的地位。2009年,全國規模以上紡織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8502億元,比2005年增長91%,年均增長17.6%;利潤總額1558億元,比2005年增長1.2倍,年均增長21.7%;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為1713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