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潤滑油行業潛藏洗牌需求
2011-2-17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節能減排 潤滑油
在新的市場機遇面前,潤滑油產品將不斷走向高端化,目前高檔潤滑油雖然只占潤滑油市場份額的20%,但其利潤卻占80%。行業專家預測,在潤滑油高品質趨向的背后,潛藏著整個行業重新洗牌的客觀需求。這是記者在日前召開的中國潤滑油協會召開了第三屆年會上獲得的信息。
消費強勁趨向高檔化
我國政府對基礎設施建設等工業項目不斷投入,加之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驚人增長,大大刺激了國內工業用潤滑油的消費。2010年1~10月,中國潤滑油表觀消費量高達893.7萬噸,同比增長14.4%。
中國潤滑油協會秘書長張立寅在會上介紹,2010年,相對于其他石油石化產品的跌宕起伏,潤滑油行業顯得相對平靜。全國潤滑油行業積極順應產業調整,大部分生產企業在產品定位方面都采取了相應的舉措,符合國Ⅲ、國Ⅳ排放標準的中高端產品成為部分大中型企業的主要調整對象,各企業的品牌化路線進一步顯現,民營潤滑油生產企業的區域性策略以及差異化策略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0年1~10月,我國潤滑油產量達700.5萬噸,同比增長13.5%。值得關注的是,潤滑油市場中,80%的利潤是來自高端產品市場。
據張立寅介紹,此前,我國潤滑油高端市場幾乎被外資品牌壟斷,但是近年來,潤滑油生產企業加大了產品科研投入,注重培養品牌意識,潤滑油高端市場由外資品牌一統天下的格局已被打破,國產潤滑油在高端市場的份額已由20%提升至40%,長城、昆侖等國內一線品牌已有一定的知名度或在某一類油品上獲得較大成功。
高品質需求改變市場格局
當前受低碳節能環保的影響,潤滑油特別是車用潤滑油使用者越來越注重油品品質,提出了潤滑油品高性能、換油周期長的要求,加快了潤滑油產品的升級換代。目前,潤滑油市場上的柴機油CF-4級別、汽機油SJ級別產品已成為普及性產品,直接替代了低端產品;而CH-4及以上、SL及以上級別產品的市場也在迅速擴大,部分國產新車型甚至已經用SM級別替代了SJ級別潤滑油。
工業油市場占整個潤滑油市場總量的40%以上,隨著工業現代化技術裝備的日趨改善,對潤滑油品質專業化、高性能、環境適應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業油中齒輪用油、電器絕緣用油、橡膠填充油增長迅速,其他用油穩步推進,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新一輪潤滑油生產制造技術的創新和變革。
中國潤滑油協會調查分析顯示,在發達國家潤滑油品牌僅有十來個,但是我國的潤滑油產品品牌卻超過1000個,生產廠家更是多達4000家以上,而且大多是低端的小廠商。在潤滑油產品不斷高檔化的趨勢下,勢必要求生產廠家加大科研、資金方面的投入,生產更優質的產品。在此過程中那些市場意識薄弱、投入有限、走低端路線的企業最終將被淘汰出局。
四策略助力企業參與角逐
隨著原油價格上漲,節能減排等相關法規及措施的出臺和實行,潤滑油相關配套產業的運行和運營成本將大幅度上漲,使潤滑油市場競爭愈演愈烈。業內專業人士建議,國內潤滑油企業應采取四種策略,以期在這場洗牌中勝出。
一是注重品牌建設。在潤滑油產品同質化越來越明顯的背景下,潤滑油市場的競爭已經進入了品牌競爭時代,品牌已成為潤滑油企業核心價值的體現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實施品牌戰略,提升企業競爭能力,是潤滑油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和致勝法寶。
二是強化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即包括原有技術的改造和裝備的升級,也包括對新產品的研究開發,只有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企業才能擁有與對手抗衡的競爭力。
三是謀劃低成本運營的長效機制。當前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基本上是標準化或者同質化的,實現產品差異化的途徑很少,在多數顧客使用產品的方式相同的情況下,當成本領先的企業價格相當于或低于其競爭廠商時,它的低成本地位就會轉化為高效益。
四是實施差異化戰略。產品的差異是市場結構的主要要求,反映出一個企業控制市場或者客戶的成功程度,它表現為產品價格定位的差異化,產品技術含量的差異化,產品功能的差異化以及企業文化的差異化。對于潤滑油市場發展變化的情況來看,盡早謀劃好企業差異化發展方案,是未來一個階段行業和企業應當著重把握和推行的一種有效方法。
中國潤滑油協會會長何建立表示,協會已與行業內多家科研機構聯合,組建了一支科研、信息、技術綜合配套的專家指導委員會,在技術創新、新產品研發領域,為企業開展專業的技術服務,迎接新挑戰,讓我國潤滑油行業占領更大份額的高端市場。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