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大渔直播,国产av成人无码免费视频,男女同房做爰全过程高潮,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資訊 >> 石化 >> 市場行情 >> 正文
原油脈沖慢牛還是脫韁野馬
2011-2-23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關鍵詞:原油 石油輸出國組織
  從歷次中東地區突發事件對原油價格的影響來看,原油走勢呈現一定規律性,每次沖突爆發前原油價格會率先上漲,局勢越緊張、原油供應受影響越大,對原油價格的刺激作用就越強。一旦局勢趨于平靜、對原油供應影響不大,則油價便會提前大幅回落。那么,本次地緣局勢危機對原油影響是否還會如此呢?
  在2009年中東大規模以巴沖突過去兩年之后,中東地區再次爆發大規模騷亂,國際原油在動亂中又一次大幅飆升。中東,是西方國家對西亞和北非的埃及等離歐洲較近的東方國家的習慣稱呼,蘊藏著世界上約70%的石油,石油不僅給中東帶來了滾滾的財富,也帶來了揮之不去的歷史性災難。在二戰后至今的60多年間,中東地區僅大規模的局部戰爭就爆發了8次,即5次阿以戰爭,1次兩伊戰爭,1次海灣戰爭和1次伊拉克戰爭。只要人類仍處在以石油為主要能源的時代,石油始終是中東戰爭無法回避的“主題”,回顧歷次中東戰爭期間的原油期價走勢對幫助我們判斷當前包括原油在內的大宗商品期貨價格走勢大有裨益。
  第一次中東戰爭時期,原油戰略地位遠遠不及當前,但戰爭仍然給原油帶來了較大影響。當時世界原油價格處于2.77美元/桶左右,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里,國際原油價格在戰爭期間上漲較快,漲幅約為6%,戰爭結束后原油價格漲速放緩。
  第二次中東戰爭即蘇伊士運河戰爭,英、法欲奪回被埃及收為國有的蘇伊士運河這一重要的石油戰略通道,因其經濟嚴重依賴的海灣石油大部分經蘇伊士運河運輸,否則必須繞過非洲好望角。當時全球近一半的油輪要經過蘇伊士運河,阿拉伯國家在戰爭期間通過切斷往歐洲的輸油管道來向埃及提供支持,使歐洲陷入嚴重的“油荒”。第二次中東戰爭雖然持續時間不長,但戰爭期間世界原油價格波動十分劇烈,總體上看也呈現先急漲后漲速趨于平緩的特征。此后主要石油生產國在伊拉克巴格達發起成立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以石油作為武器對抗歐洲。
  第三次中東戰爭亦稱六五戰爭,阿拉伯國家再一次以石油作為武器,伊拉克、科威特、沙特等國宣布對美石油禁運,但由于戰爭烈度不強,石油禁運的作用有限,但原油價格仍然呈現先漲后回落的特征。
  第四次中東戰爭時期阿拉伯國家再次使用“石油武器”,導致國際原油價格急劇上漲,長達五個月的石油禁運引發了第一次全球石油危機。這次戰爭使國際原油價格從每桶不到5美元漲到10美元上方,整整翻了一倍,并且戰后原油價格繼續小幅上升。
  第五次中東戰爭即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戰爭,由于戰爭烈度小、時間短,對國際原油價格影響不大。
  兩伊戰爭持續時間長達8年,兩個產油大國之間戰爭引起了世界石油市場的動蕩和供應緊張,全球石油產量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原油價格從1979年以前的每桶14美元飆升至1980年的37美元附近,釀成了第二次石油危機。
  1990年的海灣戰爭時期,伊拉克原油供應中斷,兩國石油設施遭到嚴重破壞,使國際油價從每桶16美元飆升至每桶41美元附近,引發了第三次石油危機。與前兩次危機相比,這次高油價持續時間并不長,由于國際能源機構啟動了緊急計劃,每天將250萬桶的儲備原油投放市場,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歐佩克也迅速增加產量,很快穩定了世界石油價格。到1990年10月之后油價開始大幅下跌,至1991年2月跌至每桶18美元附近,此后原油價格逐漸走穩,在20美元左右的水平上下小幅波動。
  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前夕,國際原油價格處于歷史高位附近,由于市場普遍認為戰爭將會速戰速決,不會造成世界石油供應短缺,同時美國稱在必要時會投放戰略石油儲備,歐佩克組織也表示會臨時動用其富余產能以保證市場供應,國際原油價格大幅回落,戰爭爆發未能阻擋其下跌的態勢。
  2009年初,中東地區大規模以巴沖突爆發,NYMEX原油期貨價格由每桶35美元連續飆升至50美元附近,并帶動包括金屬銅、橡膠、油脂等在內的大宗商品期貨價格的大幅上漲。但隨后不久因沖突未能對原油供應產生實質性影響,原油價格回落至每桶33美元附近。
  從以上歷次中東地區突發事件對原油價格的影響來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每次沖突爆發前原油價格會率先做出反應上漲,戰爭烈度越大、原油供應受影響越大,對原油價格的刺激作用就越強。但一旦戰事勝負已分、對原油供應影響不大,則油價便會提前大幅回落。從當前國際地緣政治格局來看,阿拉伯國家再次聯合采取石油禁運等極端措施的可能性已極低,“石油武器”難以再次對國際原油市場構成實質性威脅。
  短期國際原油價格飆升主要受利比亞暴力沖突升級影響,市場擔憂沖突將導致該國原油供應減少甚至完全中斷,并進一步蔓延至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其他成員國。作為OPEC成員國,石油是利比亞的經濟命脈和主要支柱,該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在2010年達到442.7億桶,并且呈現穩步增長趨勢,石油產量的80%以上用于出口,其中絕大部分出口至歐洲的意大利、德國、西班牙、法國等國家。利比亞石油產量約為178.9萬桶/日,目前動亂已經導致當地一家石油公司關閉了約10萬桶/日的產量,其他石油公司也在疏散員工。中東和北非原油供應中斷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全球原油供應面臨的不確定性上升,任何供應中斷的消息都將支撐油價繼續走高,不過全球沖突導致全球原油供應陷入危機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全球原油庫存充裕,主要經濟體均已經建立起有效的戰略儲備機制,我們認為,本次沖突對世界原油價格的影響是短暫的,原油價格在飆升至每桶98美元附近后的阻力會相當大,預計中東地區事態逐漸平息,油價將會恢復穩定。回顧國際原油價格過去24年的走勢,價格上漲往往在3月份美國夏季駕駛高峰到來之前就已經啟動,今年春節之后原油價格持續回調的幅度較大,這次由供應憂慮引起的連續兩個交易日的飆升可以看作是季節性上漲行情的開始,沖突結束后需求增加將成為推動油價上行的主要力量,NYMEX近月原油上半年上漲的目標為每桶110美元上方。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
查看評論】【 】【打印】【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新县| 三原县| 长宁区| 巩留县| 内黄县| 株洲县| 巴彦淖尔市| 通州市| 浙江省| 昌平区| 土默特右旗| 金川县| 隆德县| 鹤壁市| 乌兰察布市| 保德县| 方城县| 华池县| 长阳| 大关县| 铜陵市| 筠连县| 平利县| 台北县| 和林格尔县| 宁河县| 沙河市| 永嘉县| 务川| 松桃| 南充市| 土默特左旗| 黄梅县| 西乌| 中牟县| 赞皇县| 资中县| 湘西| 马关县| 周至县| 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