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又新增集成電路、高端重型裝備制造、風力發電、泰達國家現代服務業等四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累計已達到14個。經過幾年的建設和發展,這些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已成為本市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特色聚集區,打造了本市高新技術產業和企業持續創新的動力源。
幾年來,全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數量日益增多,企業集群和產業化規模不斷擴大,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其中新能源產業化基地已形成風力發電、綠色高能電池、太陽能電池等為主的產業結構,產業規模超過400億元;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通過實施大品種群系統開發,超億元中藥品種由3個增加到11個,產業規模超過190億元;環保科技產業基地在污水處理、垃圾處理設備及節能減排產品產業化上不斷取得突破,產業規模超400億元。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通過建設國家“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應用工程試點城市,加快創新集群向產業化集群轉變,企業群體規模超過100家,銷售收入超過150億元,保持50%的增長。
在新批準的四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當中,天津國家風力發電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通過引進世界一流風電企業及國內風電主機巨頭,帶動了天津風力發電產業的迅速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以整機企業為龍頭、配套企業為支撐、專業化分工為紐帶、技術創新和人才為基礎的產業集群。到2015年,基地基本形成500億元銷售規模(其中整機300億元,關鍵部件200億元),占全國市場份額的35%至40%。培育和引進收入過10億元企業10家,收入過100億元的企業1家,配套企業達到100家,形成以重點企業為龍頭的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