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保持了3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并在今后一段時期內還將保持較高增長速度,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涂料產業也完成從年產70萬噸到年產近1000噸年產量世界第一的轉變。
中國涂料雖然已經在產量上完成了世界第一,但中國只能是算是涂料的應用大國,與真正的涂料強國還有一定的差距。中國涂料的的產量雖然很高,但人均消費水平還無法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民族涂料在低碳環保領域還有所欠缺,再加上缺乏創新使中國涂料在國際涂料市場中一直缺乏競爭力。中國涂料發展不均勻,在建筑涂料,家具涂料等已經可以自給自足,但較高檔的汽車涂料,船舶等涂料則基本依賴進口。
中國涂料在國際涂料業中的現狀
行業的國際影響力太小
中國現在還沒有能在國際涂料業中排名進前50的民族涂料企業。以前的民族涂料“大哥”華潤也已經被美國威士伯收購。現在中國最大的民族涂料品牌應該是嘉寶莉,但其還不具備與國外涂料巨頭抗衡的實力。可與跨國公司一博的中資公司僅有中遠關西、中遠佐頓等。
中國涂料參與國際涂料界得范圍和頻率都比較低,與國外涂料展之間、協會之間、學術團體之間的交流很缺乏。
行業的國際競爭力低
經濟全球化和市場國際化是一把雙刃劍,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涂料行業對外開放最徹底的行業,世界排名前20位的跨國公司全部進入中國並完成了在大中華區的戰略部署。中國整個涂料市場外企占有35-40%的份額,在中高瑞的如:汽車、船舶、集裝箱等涂料領域外企的占有率甚至超過 80%。在相當長時期內國內中小型企業將面臨強大的國際化競爭,形成“以小博大”的局面。
中國的涂料產品技術相對落后,許多國內的主流產品在歐美國家已經被淘汰或即將被淘汰。再加上金融危機催生的貿易保護主義,以及人民幣不斷升值的壓力等因素更讓中國涂料在國際競爭中雪上加霜。
行業缺乏創新能力
缺乏創新能力是制約一個行業發展的最大阻力。行業缺乏創新就會缺乏前進的動力,沒有前進的動力行業最終只會走向滅亡。行業缺乏創新也將失去很多機遇,市場需求在不斷變化,缺乏創新只能跟著市場走,而不能引領市場。創新能力能能夠幫助企業走出危機,一百對年來世界發生了多次經濟、金融危機每一次都深刻影響了全球的經濟格局變化。實踐證明,面對危機凡是迎難而上、依靠科技積極創新的行業或企業,都能快速脫離危機并實現新一輪的快速增長。
中國應如何走向涂料強國?
第一,轉變發展思路完成第二次跨越
中國涂料業要敢于正視自身的不足,敢于否定過去才能正視現實,走向未來。今日的成就來之不易,未來的發展競爭更加殘酷,更加艱險,要有“危機感”,要有“如履簿冰、如臨深淵”的精神準備。中國的涂料業已經完成了一次跨越,即量的跨越。現在要轉變發展思路,要從做大做強轉變為做優做大做強。要做優一定要注重品牌建設,提升品牌影響力。做品牌就像做人,要講究外在美,更應該重視內在素質和心靈美。品牌建設,第一要把質量做好,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質量對于如今的中國涂料業顯得更為重要,因為產品質量是提升競爭力的核心。第二要懂得為客戶創造價值,只有為你的客戶創造了價值,客戶才能為你創造價值。
第二,重視中小企業發展戰略
政府應重點扶持有特色和競爭力的中小涂料企業,讓這些中小企業做優做強。中小企業的優勢在在專業化、精細化、速度、靈活性。現在的涂料市場越來越細分,同時對涂料企業的專業化和精細化、及服務體系的完善都有很多更新更高的要求,中心企業更易獲得發展的機會。中小企業要從專業化發展慢慢走向集團化最終做大。對于中小企業的發展企業家一定要有“定力”和“耐性”。
第三,要進行資源優化配置
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各種資源豐富。涂料企業和行業應該超越各自界限進行資源整合。資源的整合可以是上下游之間的整合、行業內部建立戰略合作伙伴,產業聯盟等等多種形式的合作、多贏。
第四,企業提升自身水平
認真打造企業的創新體系,抓好現有的涂料涂裝工程技術開發中心建設。并積極與科研機構進行合作,實現產學研同步發展。
努力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企業管理水平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雖然能達到現代管理水平的企業不多,其中基礎管理-計劃管理、項目管理(工業化和產業化)、人才培訓、信息化、知識產權管理等應逐步規范。
重視人才的培養,行業競爭最終表現為人才的競爭,中國涂料也要發展,人才培養是重中之重。
中國涂料強國的發展之路注定是曲折的,但也是充滿光明的。中國的涂料業需要加強學習和創新的能力。我相信今后幾年我們行業與國家經濟發展會更加成熟和理性,競爭力進一步增強。通過二十年奮斗我國涂料行業一定能發展成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競爭力、及創新能力的行業,最終真正成為涂料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