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處理室 為受檢豬肉去水分
趙博,碩士,市質監局食品檢測中心檢驗員。
市質監局食品檢測中心三樓,是檢驗區。趙博用工作牌在一扇標有“前置處理室”的門上一劃,門應聲開啟。趙博指著前置處理室內實驗臺上的近千支(只)試管、燒杯說:“在這里,要完成對食品進行儀器檢測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受檢豬肉在放進色譜或質譜分析儀分析之前,都必須經過前置處理:首先用各種生物化學藥劑,對豬肉進行“提煉”,去除豬肉所含水分;接著再用蛋白酶分解去 除豬肉所含蛋白質等與檢測項目無關的物質;最后再用相關化學藥劑將送檢的豬肉樣品濃縮溶解進專門的檢測溶液,以方便檢驗。
檢驗人員在對被檢測食品進行前置處理這個環節耗時不少,趙博說,往往需要20個小時以上的時間。
儀器檢測室 15分鐘可測出結果
經過前置處理室,受檢樣品就會被送進儀器檢測室。趙博拿出身份驗證卡,打開了儀器檢測室,“一般的工作人員無權進入儀器檢測室!”趙博說,室內保持25OC左右恒溫。
30余平方米的儀器檢測室十分“空曠”,僅放著一臺四四方方的機器,“這臺機器就是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價值300萬元!”趙博說,就是它,只需15分鐘,就可讓問題豬肉現原形,哪怕是只有百億分之一含量的“瘦肉精”!
趙博打開這臺儀器連接的電腦屏幕,調出一張“瘦肉精”樣品記錄圖,講解這臺分析儀的工作原理:假如有一個人在暴雨天走了泥濘小路,回到家脫下鞋子一看, 發現鞋上不僅粘了泥土,還粘了一塊口香糖,這人用自來水沖洗鞋子,先被沖掉的,可能是泥土;反之,如果用汽油來洗鞋子,先被洗下來的很可能是口香糖。液相 色譜質譜聯用儀的工作原理,就是首先將已經前置處理的檢測品,吸入一根毛細管,然后用相應的溶液進行“沖洗”。
趙博說:“我們會首先讓 儀器檢測讀取專門的高濃縮‘瘦肉精’樣本,將樣本被‘沖洗’下‘鞋子’的時間做個記錄,然后再放入已前置處理的豬肉檢測品進行‘沖洗’,如果檢測品內有物 質被‘沖洗’下‘鞋子’的時間與‘瘦肉精’樣本被‘沖洗’下‘鞋子’的時間相吻合,或誤差不大,就可以懷疑被送檢的豬肉檢測品內含有‘瘦肉精’!
為了檢測更準確,趙博說,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還會用電子束,對被懷疑的物質進行轟擊,然后觀察被懷疑的物質與高濃縮“瘦肉精”樣本被電子束轟擊后的分子集團是否吻合,一旦吻合,就可判定受檢樣品含“瘦肉精”成分。
豬肉檢測流程圖
第一步 去除豬肉所含水分
第二步 去除與檢測項目無關的物質
第三步 將送檢豬肉樣品濃縮溶解進專門的檢測溶液
第四步 將豬肉檢測樣品與高濃縮“瘦肉精”樣本比對
第五步 用電子束對可疑物轟擊,看是否與高濃縮“瘦肉精”樣本分子集團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