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纖維復合材料具有重量輕、強度高的特點,是典型的軍民兩用技術,且民用領域規模遠大于軍用領域,主要應用于火箭發動機、軍機與民機、汽車與艦船、石油化工、機械加工、電子產品、體育器械等方面。在市科技局牽頭下,在該領域有著科研優勢的哈工大參與到哈市國產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產業聯合體中,并得到哈市450萬元的科技經費支持。通過聯合攻關,聯合體掌握了一批第一手基礎應用數據,取得了關鍵性技術突破,產品可部分替代進口。據悉,我國目前每年應用碳纖維復合材料約7萬多噸,市場前景達210億元。
碳纖維復合材料項目只是哈市與哈工大以產學研聯合體形式“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哈工大優質科研資源主要集中在裝備制造、材料、電子信息、土木4個領域,這與哈市老工業基地改造、工業與信息化技術的融合,特別是與新材料、新能源、物聯網等產業發展規劃具有較高的一致性。
近年來,在哈爾濱市科技局的組織下,哈工大參與建立了21個產業技術聯合體、20個企業工程研究中心和技術中心,承擔了一大批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在哈實施技術轉移占全校成果總量的35%,所支撐的哈市創新產品新增工業產值達100億元。
目前,在哈市大力支持下,科技創新城哈工大松北研發中心正以“校企共建”模式進入全面建設階段,這意味著雙方的“融合”發展將進入到更深層次。建設中的重大項目與哈市高科技產業規劃高度“吻合”,包括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及成套工藝雙工件臺系統、10英寸以上藍寶石晶體的規模化生長與加工、面向智能電網應用的電力系統光學互感器、物聯網應用、內高壓成形設備、汽車電子、高性能陶瓷、寒地建筑節能生態等若干高科技產業化項目。中心建成后,將成為哈爾濱科技創新城內最具特色和影響力的科技園區,并將在3至5年內促進和孵化2至3家企業上市,為哈爾濱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創新是高校的靈魂,創新也是城市發展的引擎。哈工大與哈爾濱市的‘融合’發展,深深地印證了這一點。”哈工大副校長郭斌說,從歷史上看,以工科為主的世界一流大學在其發展過程中無一不成功地牽動了所在城市產業經濟的變革和發展。哈工大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將進一步加強科技成果轉化、與哈市一道推進產學研合作邁向更高臺階,為把哈市建設成為一流的創新型城市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