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幾年傳統化石能源的緊缺中,甲醇汽油與乙醇汽油等可替代能源競相亮相市場。在一些專家眼里,我國煤炭儲量豐富,近幾年,我國煤炭產量持續增長,每年凈出口量都在千萬噸左右,相對于高昂的石油,甲醇汽油的生產更具現實意義。由煤炭提取甲醇既不會威脅到糧食安全問題,又能解決劣質煤的清潔利用問題,可謂一箭雙雕。
原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在前不久廣東省石油行業協會主辦的“推廣和運用甲醇汽油戰略地位評審會”上談到:“在我國只有煤炭可以采掘百年以上。而我國煤炭儲量中高硫煤占到40%—50%。這種劣質煤不能當一次能源使用,但可以采用潔凈技術,將高硫劣質煤制備成替代石油的二次能源甲醇。
“在我國無論是甲醇汽油還是甲醇汽車的生產,技術已基本成熟”,恩澤生物質實驗室副主任姚志龍表示,使用含3%—5%的甲醇汽油,汽車無須改裝,相當于在汽油中加入增氧劑和抗暴劑,提高發動機效率;使用含15%—45%的甲醇汽油,對車輛也沒有影響,還能降低尾氣排放;使用含85%左右的甲醇汽油,對汽車部分零件適當腐蝕,需要改裝汽車,美國、德國、日本和中國都有研制成功專用汽車。
據了解,與普通汽油相比,同一標號的甲醇汽油每升價格要低0.5元左右。按這個標準,一輛平均年用油量2000升的私家車,如果改用M15甲醇汽油,每年能節省油費1000元。如果出租車使用,每天可省下20元左右的油費,一個月可節省600元左右,一年可以少花7000元以上的油費。
“甲醇汽油資源充足、技術成熟、價格便宜,不過甲醇汽油在全國范圍長期難以取悅市場。”不少甲醇專家向記者道出了甲醇汽油在市場上的尷尬地位。
從甲醇汽油在國內的經歷看,多年來甲醇汽油在國內市場中可謂夾縫中生存。如耗能大戶廣東省,盡管面臨著高耗能和高污染的雙重壓力,但甲醇汽油卻遲遲未能推廣到廣州、深圳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