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國際環保組織稱,其對北京、上海、廣州和香港等地塑料幼兒用品的調查檢測結果顯示,在多款塑料幼兒用品上也發現有鄰苯二甲酸酯這類環境激素類物質。
該組織于2011年4月在北京、上海、廣州和香港四大城市隨機購買了聚氯乙烯(PVC)材質的玩具樣品30份,具體包括幼兒玩具、幼兒戲水用具、幼兒泳圈、嬰兒游泳池等,并送至獨立的第三方實驗室進行檢測。結果發現在30份PVC用品中有21份含有鄰苯二甲酸酯,大部分在10%以上,最高竟然達到43%。
據了解,包括DEHP在內的六種鄰苯二甲酸酯,已被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明令禁止使用于玩具。在中國的玩具中鄰苯二甲酸酯的使用未有明確規定,本次檢測發現,鄰苯二甲酸酯仍然被作為一種增塑劑廣泛適用于玩具產品中。
該組織表示,鄰苯二甲酸酯是一種具有類似雌激素作用的環境激素,被懷疑與生物生殖器官發育變異、雄性精子質量下降等有關。由于幼兒正處于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發育期,且在玩耍玩具過程中因吮吸等行為有可能更直接地暴露在鄰苯二甲酸酯之中,因此對幼兒帶來的潛在危害會更大。
據悉,今年2月歐盟已將DEHP列入化學品“淘汰名單”,意在3—5年內停止其在歐洲的生產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