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舉報后,廣東省質監局4月28日組織對舉報的6家企業進行執法檢查。6家企業中有2家正在生產,執法人員查封了涉嫌違法生產的一次性發泡餐具221萬個,其中惠州市怡軒發展有限公司21萬個,東莞市萬江萬盛塑料制品廠200萬個。3家企業現場無生產行為,但倉庫存放有一次性發泡餐具產品,共80萬個,其中佛山裕凱三禾塑料制品廠39萬個、中山裕光車仔加工廠36萬個、博羅縣龍溪鎮保利塑料包裝制品廠5萬個。執法人員在中山小欖鎮威煌塑料廠倉庫內查獲一次性發泡餐具1.38萬個。當地質監部門已依法對上述6家企業進行立案調查。
5月25日,記者和舉報人來到東莞萬江萬盛塑料制品廠,廠門依然大開,卻沒有了機器轟鳴,場內只剩下管理人員。“怎么不生產了?”記者跟工作人員攀談起來,一位管理人員說,“停產10多天了,原料比例變化之后,產品成本提高了3元,但是賣不出去了。”舉報人說:“價格競爭讓很多企業不得不選擇廢塑料,用新料生產的企業反而生存不下去,造成市場上越黑的餐盒越暢銷。”
奇怪的是,現場看不到一張質監局的封條。舉報人說,10多天前他曾到廠里看過,東莞市質監局的封條被廠里的人從產品上撕下來貼在墻上,但這一次連墻上的封條也不見了。現場一名身穿紅衣的管理人員說,封條其實還在產品后面的墻上,只是外人看不到罷了,“現在能出多少貨就算多少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