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蓮農業局一工作人員接受酒精測試
在日照五蓮官員群體中,一個廣為流傳的段子是:某局長近期按時回家吃午飯,讓年幼的孩子大為不安,惶恐地問爸爸:“是不是不當官了?怎么不在外面喝酒了?”向記者講述這個或真或假的傳聞時,日照五蓮縣監察局副局長李學臣笑著說,看來,我們現在的辦法還是有效果的。
李學臣所說的“現在的辦法”,指的是由當地五部門抽調人員組成的檢查組正在執行的一項被逼出來的“狠招”:檢查組攜帶酒精測試儀進入抽簽選定的機關公職單位,逐一對可疑對象進行酒精測試。據介紹,這也是酒精測試儀首次進入機關單位內嚴查“酒干部”。
A
30多家酒店
曾因禁酒令鬧歇業
早在2003年,公安部率先頒布《公安部機關禁酒規定》、《公安部五條禁令》,嚴禁公安人員工作時間喝酒。之后,不少地區、部門的禁酒令也紛紛出臺。但很多地方政策出臺轟轟烈烈,時間久了則無人過問,有的禁令最終形同一紙空文。
從2010年施行禁酒令的日照五蓮縣,也曾為如何貫徹它頭疼過。
據五蓮縣監察局副局長李學臣介紹,在去年時,當地嚴查公職人員飲酒用的還是“土辦法”,即前往酒店進行蹲守或突查。在嚴查的高壓政策下,曾有官員為規避當地檢查,前往五蓮周邊縣市區喝酒。
“最大的難度是酒店不配合。”愛笑的李學臣介紹說,去年下半年,當地30多家酒店甚至一度聯名上書稅務部門,要求歇業。“這些酒店的生意受到了很大打擊。”
在五蓮期間,記者試圖聯系多家酒店探尋他們對禁酒令的看法,但經營者們大都婉拒了記者的采訪。
盡管困難不小,但借助群眾舉報等方式,去年仍有6名公職人員因違反禁酒令受到處分。
修訂版禁酒令
“軟硬兼施”
工作人員在檢查花名冊上簽到
今年3月份,五蓮縣委下發文件,將從2010年開始施行的禁酒令進行了修訂,這份修訂后的新禁酒令詳細規定了公職人員上班期間在怎樣情況下可以喝酒、怎樣情況下應該禁酒等,并且處罰措施更為嚴厲,可謂“軟硬兼施”。
記者注意到,在修訂后的2011版禁酒令中,并未對公職人員中午飲酒全部封殺,規定“確需工作日飲酒的”,處級領導干部、鄉鎮主要負責人、縣直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應向其所在單位辦公室登記,以備核查;其他國家工作人員應填寫工作日中午飲酒審批表,并經所在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簽字批準后,在辦公室登記,以備核查。
與中午飲酒“許可”范圍的寬泛相比,今年“禁酒令”規定的處罰措施則要明顯比往年嚴厲。
“以前違反一次,誡勉談話加書面檢查;現在是副科級以下的,直接停職免職并通報批評;科級的經縣委縣政府批準后停職免職;非正式工作人員可以直接辭退。”
另據記者了解,單位出現一人兩次或兩人次公職人員違反禁酒令,責任單位還將受到連帶處罰,通報批評。單位負責人還將被誡勉談話,并責令寫出書面檢查。
抽簽檢查
測酒儀首進機關
經抽簽選定,在農業局檢查
“改變的不僅僅是公職人員禁酒的規定,還有我們的檢查辦法。”李學臣介紹說,基于此前檢查中遇到的種種困難,現在當地首次將測酒儀帶進機關單位內,嚴查“酒干部”。
7月4日下午三點鐘,得到了交警部門的配合后,李學臣開始抽簽選定被檢查單位。李學臣邊說邊打開了兩個裝有122個信封的文件袋。“每個信封里都有一張紙條,寫有全縣每個機關單位和鄉鎮部門的名字。”
一張寫有“農業局”的白色字條被從選中的信封內抽出。很快,一份農業局73人的花名冊被打印出來。“這個辦法最公平,避免了人為因素干涉。”
李學臣告訴記者,在檢查過程中,將首先查清在職職工情況,對照人員名單,從單位一把手到一般工作人員,逐一進行檢測,請假者事后隨時進行回訪檢測,做到不偏袒、不遺漏。
從監察局到農業局只有五分鐘車程。李學臣帶檢查人員直奔農業局二樓辦公室,說明來意拿到兩張請假條后,檢查人員要求農業局職工挨個兒在花名冊上簽到,發現可疑對象后則對其進行酒精測試。
當天下午4點15分檢查結束。最終除兩人請假,部分人員因公不在崗外,無人擅自離崗,也沒有發現中午飲酒人員。
據五蓮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今年試行更加嚴厲的“禁酒令”后,包括農業局在內的許多單位都開始了自查。
記者了解到,截至7月初,今年五蓮縣尚未發現公職人員違反“禁酒令”。
■ 現象
11起“作風舉報”9起涉酒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去年日照五蓮干部作風監督舉報電話共受理舉報11起,其中有9起是舉報公職人員工作日飲酒。其中查實3起,不屬實6起。
李學臣介紹說,五蓮縣紀委、組織部、監察局都開通干部作風監督舉報電話,在政府網站和縣內媒體公布,對舉報情況進行記錄,逐一調查處理。對接受的舉報電話,立即調查落實,做到當天舉報當天查實。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有市民表示,以前有時候去政府機關辦事,下午兩三點還找不到人,十有八九是中午吃飯喝酒還沒回來,因此他堅決支持公務員中午禁酒,并表示會義務監督公職人員工作日飲酒。“中午喝得醉醺醺,下午上班還怎么有工作效率?比沒有效率更嚴重的是公款消費、鋪張浪費。”
■ 聲音
能否喝酒 公務員法沒規定
有律師持不同看法:
能否喝酒 公務員法沒規定
眼下,正有越來越多的地方和單位開始推行禁酒令。但正如五蓮縣監察局副局長李學臣所言,“在公職單位內,用如此嚴格、如此‘不講情面’的辦法去禁酒的地方,應該不多。”
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山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忠武表示,禁酒令不僅有利于公職人員廉潔自律,帶動社會風氣的轉變,而且能夠節省國家財政資金,減少公款吃喝浪費。但能否真正落實,關鍵在于“制度化”、“長久化”。
在多數贊成的聲音中,記者也聽到了一些反對聲音。河南德英杰律師事務所律師亢銀忠曾表示,公職人員中午喝酒,是私法的領域,只要不影響到工作,公共權力就不能干涉。他曾向媒體表示:“《公務員法》并沒有明確規定公務員中午不能喝酒,對個別干部喝酒影響工作的,可按《公務員法》依法處理,而不能超出法律規定,制定政府文件代替法律。”7月10日下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亢銀忠表示,禁酒令這一辦法治標不治本。“個人覺得最重要的是喝酒不要耽誤事,當然酒量要控制,對待禁酒不要絕對化,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 鏈接
我省多地有禁酒令
威海七干部違令被處分
早在2009年,威海市就出臺相關規定,在全市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全面推行禁酒令,截至目前我省濟南、泰安、煙臺等多地都已經陸續施行禁酒規定。
據威海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董天祥介紹,作為較早施行禁酒令的城市,市內一把手帶頭全部公開承諾,違反禁酒規定者將自動辭職。據其介紹,上至市委書記、市長,下到一般干部、工勤人員,納入執行禁酒令范圍的全市機關工作人員層層簽訂了保證書,其中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8786名。保證書公開承諾:嚴格執行禁酒令,如有違反,本人將自動向組織辭去現任領導職務。保證書按級別分類由各級紀委存檔備案。
截至目前,威海市紀委針對執行禁酒令和相關工作紀律情況進行了7次通報,對10人進行了通報批評,對7名違反禁酒令的干部進行了黨紀政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