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家具近日被爆以次充好,聲稱原產國外的家具實為國內造。這一事件引起了人們對高端家具市場的廣泛關注,也在島城引發了一些連鎖反應。7月16日,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島城家居賣場大規模“掃洋”,商家在宣傳時“老實”了許多,國產沙發不敢再“傍”意大利。危中有機,一木、良木、海燕等本土品牌則希望借機擴大自己的銷售份額。
國產沙發脫“意”入“中”
“我們的沙發是國外上百年的老牌子,但是在國內廣東那邊生產的。”“我們的產品是在廣東深圳生產的,但外面的皮料是從國外原裝進口的。”7 月16日,記者逛家居賣場時,發現各商家不再將進口作為宣傳噱頭,而是老老實實地承認這些有著“納菲爾”、“斯帝羅蘭”等洋名字的家具實乃國內制造。只不過,部分“心有不甘”的商家還是拿著原材料進口來說事。“以前搶著說自己是進口產品,現在全成國產的了,口風改得真快。”一位市民對商家的轉變還不是很適應。
“達芬奇”自稱是意大利進口的品牌,這讓一些原來“傍”意大利的品牌賣家感到底氣不足。“你們這前幾天不是掛著一幅‘意大利風情’的宣傳畫嗎,現在怎么沒有了?”對于記者的發問,華陽路歌力家居店的銷售人員說,原來的宣傳畫是用膠粘的,時間長了,膠黏性下降,宣傳畫掉下來了,沒有再掛上去。而據知情人透露,歌力家居店之所以棄用意大利風情宣傳畫和達芬奇事件有關,一方面怕被人說成是假洋品牌,另一方面擔心跟意大利沾上邊而引發消費者的反感。
家居賣場“洋”味變淡了
一池渾水,被“達芬奇”攪動,這起事件可能推倒洋品牌的“多米諾骨牌”。“這幾天,家居賣場組織我們開了會,賣場老總帶人挨個店檢查,對于那些宣傳標語中含有英國、德國、意大利字樣的標語要我們撤掉,實在撤不掉需要拿東西蓋住,不論是不是真進口的,一個也不讓留,產地說明要擺在產品旁邊,要求我們最起碼在這幾天不要給他們惹麻煩。”市北一家居店女老板對記者說,這次行動效果顯著,現在家居賣場的“洋味”變淡了很多。
16日,記者在華陽路一家家居賣場看到,各類家居產品基本都附上了產地說明,那些容易誤導消費者的標語基本看到不了。“矯枉必須過正,這個事出了,在一定程度上說也是好事,可以讓這個行業更加規范一些。”島城一家家居店負責人對記者說。
市民購洋家具要求看報關單
島城沒有“達芬奇”家具出售,但事件發生后,消費者對進口家具品牌和一些高端家具品牌的信任度有所下降。“連頂尖進口品牌都出事了,其他的進口品牌有幾個是真的?天下烏鴉一般黑,以后不敢輕易相信洋品牌了。”市民何先生說,像他這樣的年輕人,對家具的知識非常匱乏,基本上商家說什么信什么,但現在看來買家具時一定要小心謹慎些。
進口品牌經銷商已經感到了這次事件帶來的寒意。“以前從來沒有消費者看報關單,昨天卻有一位消費者跟我索要報關單,并詳細核對報關單上的產品編號和她購買的產品的編號。”鄧祿普家居店負責人陳女士說,她們的產品一部分是在深圳組裝的,一部分是從新加坡和英國進口的,都有相應的報關單,但提供出來后還是遭受到一些顧客的質疑。
鄧女士說,達芬奇事件發生后,海關查貨嚴格了許多。“原來從新加坡運到青島,可能需要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兩個月時間也夠嗆能到貨,影響了公司的鋪貨安排。”
青島純進口家具不到5%
“青島的純進口家具少之又少,讓我說,連5%都不到,家具不是鐘表、首飾等小件商品,運輸麻煩,加上關稅等,成本太高了。”青島市家具協會秘書長單青川說,市面上林林總總的洋品牌,90%以上都是國內廠家生產的。“中國勞動力比較便宜,部分洋品牌在中國設廠本土生產,還有一部分中國家具廠商為了市場故意整個洋名,忽悠消費者。”
海博家居華陽路店負責人張先生說,海博華陽路店高檔家具比較多,但上百款家具品牌中,真正的進口品牌只有兩家,并且這兩家所售的產品只有一部分是純進口的,大部分產品也是在國內組裝或者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