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環生方舟亮閃閃的外觀和傾斜的角度讓它看上去像一艘未來派的玻璃船
遠遠望去,臺北環生方舟(Eco Ark Pavilion)與許多裝點著全球大都市的現代建筑無異:亮閃閃的外觀和傾斜的角度讓它看上去像一艘未來派的玻璃船。但走近這座建筑就會發現它的不凡之處,建筑外墻完全是由一個個塑料瓶緊密搭建而成。
這種用可回收的PET塑料(即聚乙烯對苯二戊酸酯)制成的多角形瓶子常被人稱作寶特瓶。用寶特瓶搭建的環生方舟不僅結構穩固,可以抵御地震和臺風,而且十分環保。更重要的是,造價非常便宜。據小智研發股份有限公司(Miniwiz Sustainable EnergyLtd.,簡稱:小智公司)介紹,九層樓高的環生方舟是有史以來同樣大小建筑中造價最低的。小智研發股份有限公司因為設計了環生方舟并使用寶特瓶作為外材料而入圍了《亞洲華爾街日報》舉辦的“亞洲創新獎”(Asian Innovation Awards)決賽。
小智公司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黃謙智(Arthur Huang)說,和傳統大樓相比,用寶特瓶蓋樓將建筑及材料成本降低了30%。在臺灣,建筑和材料成本通常占一幢大樓建設成本的60%,這意味著省下的錢著實可觀。
黃謙智說,100多年來我們一直在累積無人使用的廢料,就好像在發掘煤礦一樣。我們將這些廢料變成有用的、具有吸引力的東西。最重要的是,我們做到了適銷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