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國家科技部獲悉,《苧麻產業發展關鍵技術與設備研究》獲得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支撐計劃支持,支持資金達1643萬元。此次《苧麻產業發展關鍵技術與設備研究》由國家“苧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承擔。該項目包括“優質高產多抗專用苧麻新品種選育及高效輕簡化栽培技術研究”、“苧麻收割技術與裝備”、“剝麻打麻擠膠與水洗水理技術和設備研究”、“苧麻物理——生物聯合脫膠與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研究”、“苧麻紡織印染深加工工藝技術研究”、“苧麻清潔生產技術集成與示范”6個課題。
苧麻行業長期以來由于各種原因的制約,技術裝備十分落后,而且用工多,勞動效率低。隨著用工成本和綜合成本的上升,企業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要想解決這個問題,苧麻行業必須從提升工藝技術裝備水平入手,抓緊開發研制新型自動化、連續化的苧麻專用設備。苧麻行業要聯合國內紡機制造企業,依托國家科技部的先進苧麻設備研發項目,加快新型苧麻纖維加工和紡織工藝技術裝備項目研制,走產學研聯盟的道路,加快促進苧麻行業設備升級換代。同時,在行業內部支持一至兩個有條件的企業,采用新型設備,創建一個先進技術設備樣板廠,以點帶面,使行業內真正做到看有目標,學有榜樣。而國家科技部的資金支持,對于實現苧麻產業的升級改造有重要的意義。
資金支持:迫切需要
“如果國家不拿出一些實質性的行動,苧麻行業就出在危機的邊緣。苧麻行業30年設備沒有更新,這個需要我們自主創新的產業確實太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了。”中國麻紡行業協會苧麻委員會主任成雄偉告訴筆者。
筆者曾經到過四川達縣——苧麻之鄉。當地苧麻企業負責人說,相對于過去的苧麻,目前的苧麻質量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苧麻質量提高的關鍵是種子。就像種糧食一樣,種子連續用幾年后,肯定會出現質量下降的情況。而現在的種子站,科研力量不夠,苧麻品種已經有很多年沒有更新了。”當地農機站的一位負責人如是說。而在本次科技部資金支持的用途上明確要用于“優質高產多抗專用苧麻新品種選育及高效輕簡化栽培技術研究”也是處于這種考慮。
在達縣丘陵上的梯田里種滿了大片的苧麻。當年的苧麻價格低,收割苧麻辛苦又費力,很多人選擇不收割,看著苧麻在地里爛掉。也有的農民不忍心,把苧麻收割完放在自家院子里,打算等價格上去了再剝麻外賣。苧麻的自動收割機雖然已經研制出來,但是使用這種機械割麻的農民非常少,大部分農民還是用鐮刀手工割麻。而剝麻的過程更是費時費力的過程。據當地人說,現在的年輕人吃不了那個苦,他們寧愿出去打工也不剝麻。于是在剝麻現場,筆者見到的全都是60歲左右的老人。
苧麻收割和剝麻設備為什么沒有普及。筆者在當地采訪時,曾經將這個問題拋給當地的苧麻原麻收購站的老板。“收割用的機械要耗油,提高了收割成本,不劃算。而剝麻是個技術活,用機械剝出的麻達不到我們的收購標準。在原麻不好外銷的念頭,別說用機械,那些沒有經驗的人剝制的原麻我們都不愿意收購。”一位王姓老板說。
科技部資金用途中也有明確用于“苧麻收割技術與裝備”、“剝麻打麻擠膠與水洗水理技術和設備研究”。這些研究將提升苧麻收割和剝麻的機械化水平,促進行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在苧麻條的生產階段,需要經過脫膠制成苧麻條,這個過程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容易產生污染。而苧麻污水處理的設備價格非常昂貴。四川玉竹麻業公司建立了一套污水處理設備用掉了上千萬資金。這對于多為小企業的苧麻行業來說,安裝污水處理設備成為他們不能承受之重。
生物脫膠產業化可以很好的解決污水處理問題。據使用生物脫膠的湖南明星麻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興高介紹,拆除化學脫膠設備,完全使用生物脫膠后,污水cod(化學需氧量)大大降低,污水處理起來比原來簡便容易很多。科技部資金支持項目中,對于“苧麻物理——生物聯合脫膠與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研究”的支持將使苧麻產業成為真正的綠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