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8日訊:近日,第51屆國際人造纖維會議在奧地利多恩比恩舉行。今年會議的主題為“基于可持續發展、創新與交流基礎上的行業生存能力探討”。本屆會議應行業未來發展之需,擴大專業交流探討的范圍,包括工業、研發、市場、環境等多個環節及領域。從參會者構成來看,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其中,在專業演講環節,來自日本、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行業專家的演講受到關注。會議指出,人造纖維的未來,必須依靠可持續發展和不斷創新才能更具生命力,才能為未來50年的發展奠定基礎。本次會議上,國際人造纖維和合成纖維委員會委員F. Van Houte講述了歐洲人造纖維業所面臨的挑戰和參與國際競爭時的機會。人造纖維的產能過剩、天然纖維的國家補貼、能源和勞動力成本以及更復雜的歐洲范圍內的立法也是此次會議的討論課題,來自學術界、研究領域及整個加工鏈的演講者和聽眾共同分享了有價值的解決思路。確定下一屆會議2013年9月11~13日舉行,屆時的主題包括:生物聚合物和生物科技;纖維創新(細絲);人造纖維與環保;非傳統的纖維項目;運動功能性服裝;印度、印尼、韓國的市場概覽等。
目前,全球消費品市場只能以有限的方式來彌補購買的減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可持續發展的消費趨勢和新的目標群體開始出現,像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網絡工具,將成為時尚界戰略規劃的決定性因素,在紡織及服裝領域,其影響力已經被證明。創新纖維模塊中,值得一提的是帝人纖維,應用在工業中的聚酯纖維Noyfil、Stabio,從紗線中回收聚酯纖維的Brochier Technologies,智能和創新的照明紡織品,寧波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的100%的生物基和生物降解PHBV/ PLA纖維,以及光伏纖維的設計與用于發電的紡織品。據介紹,Kelheim公司對粘膠纖維與毛皮領域進行闡述,德國亞琛工業大學針對碳纖維市場的實際應用和發展趨勢進行了探討。
據專家介紹,在主題為“汽車用領域中的纖維和紡織品”報告中,復合材料在汽車回收中的應用受到關注,另外18個充滿創意的演示,強調了這個行業的現狀。在“非傳統纖維”的應用領域話題中,主要內容圍繞納米技術的發展前景,包括納米銀抗菌涂料和自我清潔的性能,消除有毒物質的潛在用途。蘭精公司就其新的天絲FCP高性能混凝土和石膏纖維的應用作了報告。在“醫療應用”方面,德雷斯頓科技大學作了報告,主題是專門機構和醫院的合作、殼聚糖纖維在生物醫學和技術應用的發展。Asahi Kasei 纖維公司介紹了使用超細聚酯纖維制造人造血管的操作經驗。在“高新技術非織造布”的話題中,PCI 纖維公司的報告是關于纖維的長期需求和短期需求趨勢,以及非織造布領域的8個創新纖維的介紹。“歐盟研究項目”作了4個項目的演示,包括溫度調節纖維,多糖在紡織品中的應用,昆蟲驅避劑的生物基纖維和增強聚合物的技術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