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日前宣布,對原產于日本、新加坡、韓國和臺灣地區的進口丙酮反傾銷措施即將于2013年6月9日到期。對此,記者聯系此前提交反傾銷調查申請的藍星新材,公司董秘馮新華表示,公司已經啟動相關工作,申請該反傾銷措施繼續實施。
商務部自2008年6月9日起,對原產于上述國家和地區的進口丙酮實施反傾銷措施。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有關規定,反傾銷措施的實施期限不超過5年,利害關系方可在規定時限內提出反傾銷復審申請。如果利害關系方未申請復審,商務部也未主動發起復審,則該反傾銷措施將于2013年6月9日自動終止。
生意社丙酮分析師羅秀滿告訴記者:“美國是丙酮的最大產國,日韓、臺灣、新加坡則是位居其后的幾大丙酮產地,也是中國丙酮的主要進口來源,針對這幾大亞洲主要丙酮產地實行反傾銷,對國內的市場價格來說是一種保護。倘若這項反傾銷措施到期后終止,國內生產企業必定會受到一些沖擊。”
2007年1月9日,藍星新材哈爾濱分公司與中國石化上海高橋分公司及北京燕山分公司代表中國大陸丙酮產業向商務部提交反傾銷調查申請,請求對原產于日本、新加坡、韓國和臺灣地區的進口丙酮進行反傾銷調查。
馮新華告訴記者,此次反傾銷申請復審將由中國石化等公司主要發起,藍星新材則作為參與方。藍星新材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虧損額度達8.33億元。公司對此表示,2012年以來,受化工市場低迷的影響,公司有機硅系列、苯酚丙酮-雙酚A-環氧樹脂系列、氯丁橡膠等主要產品需求明顯萎縮,產品市場價格持續走低。
馮新華告訴記者:“目前丙酮市場下游需求依然不旺,雖然近段時間價格進入上升通道,但對公司利潤貢獻不大。”
據生意社監測,今年年初丙酮價格從7500元/噸左右一路上漲,至4月底5月初到達8320元/噸左右的高點,隨后進入下行通道,至6月中旬降至年內最低點為7000元/噸左右,此后又于7月初開始進入波浪式上漲通道。12月10日,中國石化(股吧)銷售華東分公司丙酮價格約為8800元/噸,庫存位居合理水平。
對此,羅秀滿表示,受上游純苯的支撐,最近國內丙酮市場較為活躍。進口方面,近期港口到貨也很多,僅江陰港在12月7日~9日三天合計就有4000噸到港。但目前下游需求情況并沒有得到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