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西方制裁變得更為嚴厲,截斷硬通貨流入伊朗,2013年亞洲買家將進一步減少伊朗原油進口,且在向伊朗支付石油款項方面也面臨重重阻力。
美國和歐洲對伊朗的嚴厲制裁,已經導致今年伊朗原油出口減少超一半,造成每月損失超過50億美元,資金流入減少,也是該國貨幣里亞爾大幅貶值的背后推手之一。
伊朗剩余的出口幾乎全部流入中國、韓國、日本和印度。亞洲買家再次削減進口將使得2013年伊朗日銷售減少13。5萬桶。據路透測算,根據目前油價,會造成明年損失50億美元。
行業消息人士稱,根據初步信息,伊朗頭號石油買家暨全球第二大石油進口國中國在2013年或將進口量進一步縮減5-10%。根據路透的計算,這意味著每日將減少進口2萬-4萬桶。今年1-10月,中國從伊朗的原油進口量較上年同期減少22%,至每日426000桶。作為伊朗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一再反對繞開聯合國單方面制裁伊朗,就像美國施加的制裁那樣。
但今年第一季,中國因合同條款分歧大幅減少伊朗原油進口。由于歐盟的制裁使運輸伊朗原油的船只無法獲得承保,伊朗難以將原油運至中國,導致中國進口量進一步減少。
印度向伊朗施壓以獲取更有利的合同條款,這一做法與中國今年稍早時相似,當時中國正與伊朗協商年度進口協議。
日韓兩國今年已將伊朗原油進口量減少約40%,若進一步削減,則進口將比2011年的制裁前水平減少一半以上。
日本第一大煉油商吉坤日礦日石能源的會長YasushiKimura告訴記者,明年日本采購伊朗原油的數量可能會再減少約15%,限于大約16萬桶/日,并有可能進一步削減。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數據,日本7月未購買任何伊朗原油,為1981年來首次,因歐盟的制裁措施禁止保險公司為來自伊朗的原油運輸船只提供保險。
在日本政府同意為本土船運公司的石油運輸提供主權保險后,伊朗至日本的原油運輸恢復,但根據經濟產業省數據,日本1-10月的伊朗原油進口還是下滑了41%,至188000桶/日。
據悉,韓國煉廠今年12月至明年5月間的伊朗原油進口將比上年減少約五分之一。韓國尚未宣布今年余下時間的進口計劃,但所有跡象均表明,為確保繼續獲得制裁措施的豁免資格,韓國的進口削減幅度將與報道相符。
該國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的原油進口為184767桶/日,若減少五分之一,則今年12月至明年5月的進口將減少為147814桶/日。
今年7月,韓國在主要的伊朗原油亞洲買家中最先宣布暫停伊朗原油進口。受此影響,該國今年1-10月的進口減少40%,降至146069桶/日。
美國要求伊朗原油買家逐漸削減進口,來確保評估時獲得制裁的豁免。美國每180天進行一次評估。美國制裁條例中有一條鮮為人注意的條款,將于2月6日生效,那就是要求用來購買石油的資金必須保留在購買國的銀行賬戶中,且僅能用于和伊朗的非制裁雙邊貿易。這更是令伊朗出口情勢雪上加霜。
任何銀行向伊朗匯錢或向第三國轉移,將面臨制裁風險,包括被隔離出美國金融體系。這可能截斷大部分伊朗的石油美元資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