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餓的朝鮮因何而來。朝鮮在70~80年代轉變為機械化農業,當時每公頃拖拉機數量約為中國的4倍,其后液體燃料,特別是柴油的匱乏,導致了農業的崩潰。
朝鮮農業的潛力。如果朝鮮的農業機具能夠得到適當的修復,同時恢復柴油的供應,就有可能發揮較大的潛力。目前朝鮮糧食畝產只有中國的65%,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良好,勞動力素質高而便宜,短時間內無法難建立自主的農資生產體系,仍然需要大量進口,因此通過恢復柴油供應,修復農業機械,不失為一個很好的發展農業,釋放潛力的方式。
溫飽的朝鮮將可能成為東北亞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朝鮮目前在積極開放北部的羅津港,為經濟改革和開放尋找道路。羅津將成為東北亞重要的出海口,背靠中國東北的工業和鐵路網,朝鮮將可能成為亞洲一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也為中國東北的發展提供面向世界的通道。朝鮮的糧食安全問題,可能將隨著柴油燃料的輸入緩解,為朝鮮北部開發帶來穩定因素。
能源產品的需求受供給影響大于價格因素。對朝鮮農業的分析也啟示我們,許多能源產品的彈性非常低,對其供求平衡進行的分析中,往往需求的決定因素不是價格,而是供給,因此,在涉及能源產品時,保證供給,而不是經濟利益,是一個國家和經濟體應當優先考慮的因素。
看平未來3個月油價,看多未來6個月和1年的油價。
風險提示:沙特收緊原油產量對全球供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