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頒布實施以來,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的一系列國家宏觀政策陸續出臺,我國石油化工產業的“十二五”已經起步。業內專家普遍認為,經歷了開局之年的熱身之后,眾多影響石化產業發展的宏觀政策今年將開始在全行業發揮作用,石化行業迎來了新政潮,全行業轉型升級、由大變強也迎來了更為完善的政策環境。
規劃政策扎堆出臺
從單個行業到整個工業體系,從各省市發展戰略到跨區域產業布局,近一年來,種類繁多的規劃性文件陸續出臺,從不同角度交織構筑起我國石化行業“十二五”的發展框架。
新修訂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于去年6月1日起施行,與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地位相當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1年修訂)》也在今年1月30日正式施行,兩個新目錄都突出強調了鼓勵高檔、環境友好的新產品研發和生產。
去年6月9日,我國第一個國土空間開發規劃——《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正式發布。該規劃以區域為單元,明確對不同類型的區域將實行區別化的產業政策。石化產業在太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地區、哈長地區等多個區域被列為重點發展的產業。
去年9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將石化、化工行業列為國家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重點!丁笆濉辟Y源綜合利用指導意見》和《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實施方案》也隨后出臺。
作為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個把整個工業作為規劃對象的中長期規劃,2012年初公布的《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年~2015年)》從品種質量、節能減排、裝備改善等多個角度明確了石化行業的升級路線。
今年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印發《石化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及烯烴、危險化學品、化肥、農藥4個子規劃,確定了石化化工行業“十二五”期間經濟總量發展目標,重點強調了加快結構調整,發展高端石化產品,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并提出了結構調整、技術創新、節能減排的具體目標及相關政策措施。
政策推動石化調轉
按照《石化和化工“十二五”發展規劃》的歸納,我國石化行業當前存在四大問題:部分產能增長過快,落后產能仍占一定比重;產業布局不盡合理,安全環保隱患突出;高端產品比重偏低,技術創新能力不強;能源資源約束加大,節能減排任務艱巨。這些都是石化行業成功轉型升級需要邁過的坎。
總體上看,隨著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戰略的實施,石化行業在轉型升級、資源保障、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方面面臨著嚴峻的形勢和任務,這些政策的出臺與石化行業調結構、轉方式的步調是一致的,也是針對當前石化行業發展面臨的突出性問題作出的重要部署。
比如,我國石化產業存在區域布局分散,一體化、規;⒓s化水平偏低,產業內容雷同、特色不突出等問題;部分處于城鎮人口稠密區、江河湖泊上游、重要水源地、主要濕地和生態保護區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已成為重大安全環保隱患!度珖黧w功能區規劃》就明確提出,要按開發方式將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石化項目將據此選擇不同類別的區域進行建設。據記者了解,黑龍江省正按照這個規劃在該省建設煤電化產業基地。
目前我國石化產品仍以中低端和通用品種為主,高端產品短缺。對此,據國家發改委產業司巡視員賀燕麗介紹,相對于2005年版,新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對石化產業的覆蓋面更廣,不僅涵蓋了煉油、烯烴、有機化學原料、合成材料、化肥、農藥、基礎化工原料、橡膠制品等傳統行業,也涵蓋了新能源、新型煤化工、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精細化工等新興領域,大大增加了短缺精細化學品、農藥新品種等新興產業的條目。
數據顯示,2011年,石化行業非公經濟比重首次過半。很多科技型中小企業盡管規模不大,但在發展節能環保、新材料等領域技術優勢明顯。據記者了解,中小民營企業非常渴求能夠通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自身水平。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小企業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靜敏認為,我國在提出要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后,又用明確的細則和具體的落實措施指導企業有針對性地抓住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這個有利機遇,為民營企業結構調整、提升發展質量提供了政策支持。
中國化學工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李壽生指出,在目前出臺的規劃和政策中,對石化行業有利的政策更多一些。“在‘十二五’前期,這些政策的集中出臺是正常的,F在國家整體的發展基調是調結構、轉方式,對工業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也在發生變化,因此,目前出臺的各種規劃和調控政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與石化行業調結構、轉方式的步調一致,對行業發展是推動和促進的,有利于行業加快調轉步伐。同時,國家對行業的管理也向著市場化方向進一步深入,管理方式也比‘十一五’時期更進一步完善了!崩顗凵@樣說。
貼合政策穩中求進
毋庸置疑的是,這些政策從各個角度為石化行業提供了發展的參照。在李壽生看來,現在的政策環境對石化行業的“穩中求進”非常有利,政策的集中出臺是好現象。然而,如何在行業、企業各個層面的管理和經營中適應和利用好政策,實現自身穩步發展,是更應該考慮的問題。
而在強化節能減排工作措施方面,全行業要選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切入點,完善淘汰落后產能的市場機制,落實化肥、兩堿、電石、農藥等行業的市場準入條件;建立和完善節能減排“領跑者”制度,首先在合成氨、甲醇等12種產品中試行開展。
“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是連續的、穩定的,只會在這基礎上做一些微調,與石化行業相關的汽車、房地產等行業對石化產品的需求也將繼續擴大。在這樣的環境下,緊密貼合政策導向謀求發展,今年化工行業‘穩中求進’的目標是能夠實現的。”李壽生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