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海寧地處錢塘江河口,是舉世聞名的千年古城和觀潮勝地,素有“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的美譽。海寧潮勢不可擋,遠望,江流茫茫如素車白馬,波濤萬頃;近看,滄海橫流如萬馬奔騰,驚雷貫耳。海寧潮變化多姿,有“江橫白練一線潮”,有“驚濤裂岸返頭潮”, “碰頭潮”則更是驚心動魄,一聲霹靂如蛟龍脫鎖,兩潮相碰如雙龍相搏,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大有摧枯拉朽之勢!正是氣勢磅礴的海寧潮,養育著世世代代的弄潮兒。如今的海寧,不僅有“海寧潮”這一世界自然奇觀,還有“中國皮革之都”、“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和“中國經編名城”等諸多桂冠——經編,是海寧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也是堪稱傳說的一個奇跡。說到經編,就不得不說海寧經編產業園區,這個以“經編世界,世界經編”叫響業界的特色產業集群,從2000年創建以來,第一個十年實現了經編產業的高度聚集,成為名副其實“經編的世界”;從2011年開始的第二個十年,它邁上“世界經編”的征程——爭取用十年的時間,成為昂首屹立于東方的“世界經編之都”!
作為浙江省省級開發區,浙江海寧經編產業園區已經成為中國紡織行業的一張閃亮名片——國家工信部認定的全國首批“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科技部命名的“紡織新材料產業基地”、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予的“中國經編名鎮”、“全國紡織工業先進集體”、“全國紡織品牌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紡織精神文明建設示范基地”……2011年年底,浙江海寧經編產業園區又遞交了開啟“經編世界”走向“世界經編”征程后的第一份答卷:開發面積5.7平方公里,入園企業448家,投產企業416家。2011年全年實現技工貿總產值301億元,其中工業產值201億元,銷售收入200億元,利稅9.2億元,其中利潤6億元。成績斐然,是十多年對特色產業集群工作不懈努力的累積,更是近年來提倡科技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帶來的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取得的明顯成效。
特色集群 小園區培育大產業
浙江海寧經編產業園區發展之初曾經只是一個擁有3家經編入園企業的小型鄉鎮工業園區,園區領導盯準產業,對外定向招商,對內注重引導。如今,這里聚集的經編及相關生產企業占企業總數的80%,達到數百家,經編產業經濟總量占海寧市行業總量的70%,占全國行業總量的20%。
這里的經編產品做得琳瑯滿目,應用領域逐漸從服飾用、裝飾用延伸到產業用。園區的產業用經編產品目前已經占到了全國同類產品產量的75%,篷蓋類柔性復合材料、充氣游樂材料、經編土工格柵、玻璃纖維經編增強材料等等層出不窮。世界第二大風力發電機制造——Gamesa(歌美薩)制造的風力發電機葉片、德國大陸輪胎生產的輪胎、日本日產汽車公司的汽車頂篷布中都用上了這里的產業用布,中國針織工業協會經編分會會長沈順年形象地說:“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下游的,經編產品都有!”
科技創新 猛進如潮促進轉型
“2008年的金融危機讓我們更加確定,只知道靠著行業形式好、埋頭搞生產是不行的,一直以來的新產品開發在那個特殊時期讓我們有了收獲。做企業,科技創新還是硬道理。”這是園區企業浙江萬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毛偉華回首2008年的感觸。
在全球經濟廣受經濟危機影響的時期,浙江萬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卻逆勢而上,不僅滿負荷生產,還要引進新設備。毛偉華說:“園區一直在引導我們企業科技創新。多年前我們響應號召開始轉型,和日本合作開發高檔復合功能性抗靜電、防病毒面料和汽車內飾產品。豐田汽車的訂單早在2008年就已經簽到今年了。”在園區,和萬方經編一樣的企業不在少數,每年的馬橋經編交易會上,企業都會亮出新產品,吸引客戶眼球。而這些新產品背后的助推力,就是園區不斷引導的科技創新。